盘点一下家底,距离成为一名mini-V,还有到月球那么远的距离,突然感到很寒碜。
一个日记号,记录生活,没有定位,没有主题,喃喃自语,吃喝玩乐。但很多盆友说,更喜欢这一面的我。这也是我更期待做的自己。
另一个是日更的,但说实话没有花费很多的精力,一季度如果能做到1000粉、日均阅读350以上,会感到很开心(我这个小目标会不会太小了点).
某乎上还有5200粉,但是严重怀疑那些给我发过私信、加过微信的,才能算是有质量的活跃粉丝吧。
01 | 做公众号到底能不能养活自己?
因为没有定位,所以不能代表大多数人的意见,我的答案是——挺难的。
公众号的收入来源于:
曝光率,0.02-0.03元左右,一天可能3毛5毛的;
页底广告点击率,点一个0.4-0.8元不等,一天可能不到2块,或者0。
打赏,一天平均5块吧(伙伴们都很照顾生意),一个妹妹说,我这还算是多的。


商务合作,后台基本每几天会有一个商务合作的消息,对我属于顺手型的业务吧,有一个比较信赖的伙伴——水水童鞋,主要是互相信任,结算很快。还有合作过一个小妹妹,收益少,结算周期也长,后来买了几箱大闸蟹吃了。
看到别的媒体人很多接文案的,一个单子200-600元不等,我也不知道要写多久,总之,乙方肯定是比较难当的。
我认为比较好的收入来源——做社群,现在很多什么文案写作、python、健身塑形、英文阅读,还有我自己也有报名的CFA的课程之类的,提供课程、资讯和服务。
举个栗子,我所加入的读书群,每天我都会认真的打卡和分享阅读感受,会遇到一些契合的盆友和有益的消息。
如果你想养活自己,别光想着写字,多想想,文字背后什么是你的产品。
换句话说,只写字,目前养不活自己。
02 | 旅行与美食,那只是看起来很美的生活
很多人想做自媒体,尤其是旅行美食类,大理丽江拉萨兰州成都敦煌,火锅刺身炸鸡牛杂甜点,满世界跑,到处吃喝游荡,过梦想的生活,好像还能养活自己,跟中彩票差不多美好。
根据我的经历,告诉你,假的。
5月约人去衢州,主要目的是吃吃吃,然后拍一条小视频,结果光吃了,视频没有做完,后来的几个月都没有做完。
一个人要边旅行,边拍摄,边整理文字,是非常需要体力的,你能想象白天走了三万步,晚上还要写三千字,有种油尽灯枯的疲劳感。
你以为写字就要脑子,吃就不要体力吗?
分享我的真实感受:
回酒店我就写字,真到酒店,只想泡个澡睡觉,并且明天自然醒;
飞机上四个小时要读完这本书,做一个思维导图,后来睡得真香;
坚信回家一天内写完推送和大众点评,一直到连吃什么都忘了,还没动手。
当然,我也有过机场做题家的时候,需要高度的自律。一旦那么自律,旅行中许多乐趣又蒸发了不少。
结论是,你所见的美好,是别人用心设计希望你看到的旅途风景。
另一面是作者的体能、热爱和思想在熊熊燃烧,一场烈火锻造哪。
03 | 我比想象的在乎粉丝
作为一个小号,我居然养成了每天数粉丝的坏习惯,讲起来有点可笑,反正每天都会看一眼,好像穷人在偷偷数钱的窃喜。
不过要是掉粉了,就变成莫名其妙掉了100块钱的伤心了。
04 | 会遇到一些不中听的话,内心要强大
我属于小白兔型,不带攻击性。但只要有观点,世上就有不同的看法,可能对方会说一些不太中听的话,不用太往心里去,毕竟,不可能全世界都喜欢你的。
有天后台看到讲得很难听的私信,很镇定把人拖黑了,居然也不怎么生气。有时候莫名其妙走在大街上呗人砸一石头,总不能站在原地把石头跺碎了才走吧。
看有人说在豆瓣上写字,人家围攻说她写鸡汤。她故意用了一些违规字眼,引导系统删掉帖子。我听了还挺难受的,毕竟大家写字的初衷,是为了记录生活、表达观点,而不是要引战,不是要呗人家删帖的。
生活认真点,遇到不必在意的事情,马虎一点。
05 | 学一件事,最好是亲手做一遍
尝试新的事情,真的会遇到很多不会的事情,比如制作短视频。
看了很多教程,往往不如自己做一次来得快,而且刚刚开始不用完美主义,慢慢来就好了。
① 剪了一段脱口秀大会程璐和思文离婚的那段视频,只是剪,没有编辑;
② 做了一个2分钟去北疆旅行的视频,把所有素材差不多的堆砌在一起,加点转场和配乐;
③ 重庆轻轨的视频,做了一个开头,把美好瞬间集中在前面,还配音了
做完,我又想了一下,每次旅行都是没有文本,先拍再回来整理,于是变成了跟着素材走,也许将来应该拍一个,先有文本再去收集素材的视频,这样能更好的表达自己,也更有设计感。
或者下一次会有字幕,或者某一次有真人出镜,或者将来有可以访谈的伙伴
不断遇到新问题,不断学会新东西,不知不觉,可能有些事情就慢慢学会了。
06 | 会认识很多新盆友,从不同的人身上学到东西
说了写字可能会挨骂,更可能没有什么读者看,但喜欢做公众号,是因为从中得到的快乐比辛苦委屈更多。
会认识很多新盆友,飞行员、程序员、大学老师、淘宝运营、努力考博的学生、开采石场的人、50多岁还跑到深圳创业的人、开民宿的人……去到对方的城市,有时候也会知会伙伴们,一起吃一顿饭,四处逛一逛什么的。
会有很多新奇感动的事,收到作者亲笔签名的书,互相推荐电影美剧,旅行时讨论要不要买奶茶喝,收到盆友的小礼物,我尤其喜欢拆礼物的那种兴奋,甚至我还在群里帮闺蜜打听过某地聘金的行情…
分享两件感触比较深的事情。
一是孝心。其实90后还蛮少谈到孝顺的,谁在家里还不是个宝宝。有个伙伴的妈妈得了胰腺癌,他说,觉得自己的母亲很坚强,那么难熬的日子,坚持了一年多。我没有护理过病人的经验,甚至身边也很少人有,原来不吃药会疼,吃药皮肤干裂会痒,整夜要帮忙翻身挠痒。如果是别人跟我说教,说看谁家孩子多么孝顺,我多半是懒得听的,但是这是一个当事人告诉我的,是同龄人,突然让我有一种“亲见”的真实。
二是心愿。前阵子,有一个小姐姐发了消息,我看她上一条消息是去年10月发来的。她说,生了病,辗转在广州和上海看病,还问我怎么一个多月没有更新。不知道怎么,突然聊到旅行,我说,想去拉萨找一家能看见雪山又带浴缸的民宿,泡着雪山。她说,梦想是去泰国开一家面朝大海的有狗的民宿,她说,要努力做活得最久的肝癌患者。如果你有什么心愿,应该趁早去实现它。

这些伙伴,会让我感觉到——生活辽阔,生命珍贵,人群可爱,我很重要 。
07 | 做有用的事情,联结更多的人
认识一个伙伴,很会打算,可以花不多的钱,订到很不错的酒店,安排好接送机的专车,买到实惠有品质的鞋子。
这很有用,能帮人省钱,反正薅商家的羊毛,独乐乐不如众乐乐。
800块的酒店,别人400块就订好了,差价的那400元,不是天上掉下来的,而是有人用心去找了信息差,既然一个人用心了,其他人抄作业不就好了吗?
一个有用的技能应该服务更多人,一个有用的观点应该说给更多人听,这是联结,或者说是影响力。
几十年前说相声,只能说给茶馆里坐着的先生们听,然后有了广播电视,可以说给每天9点蹲在电视广播前面的人听,现在你去喜马拉雅上听郭德纲的相声,任何有兴趣的人,想什么时候听,就什么时候听,甚至那些对相声尚未产生兴趣的人,也许有天感兴趣了也会听。
做同一份工,但是产生的功效是成千上百倍的。
但也会存在一个新的危机,那些原本听不起郭德纲的人,可以去听郭小纲、郭小小纲的相声,现在不行了,既然都付2块钱,那怎么不听好的呀?
当我们直播,想到李佳奇、薇娅、辛巴、罗永浩,剩下的可能想不起来了。可是李佳奇为什么比别人便宜,因为带货量大,拿到的折扣多,给的直播间福利好,所以越来越多人去他们的直播间买,毕竟这里不仅便宜,直播间还抽奖送口红。但那些流量小的主播,送不起礼物,带货量不大,优惠力度也不够。
一个行业中,资源会越来越向行业最顶尖的人那里聚集,平庸、中游的人,生存的空间会更狭窄。
只有做一些有用的事情,建立口碑和影响力,把你的一点点“用”放大来,然后又吸引到更多的人,再次把你的用处放大,再激励你做更好的事情,一直如此,良性循环。
所以,多做有用的事情,多和不同的人建立联系,只有身处在连接点上,你才能放大效用,帮助更多的人,取得更多的收获 。
来源知乎 回答作者阿去,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