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17日,郑州市市场监管局依法对携程旅行网运营主体进行行政约谈。这已是一个半月内携程第二次被监管部门公开约谈。
据“郑州市场监管”官方发布,郑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于9月17日依法对携程运营主体进行行政约谈。根据监管部门的通报,携程利用其服务协议、交易规则和技术手段,对平台内经营者的交易及交易价格进行了不合理限制。
■ 郑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郑州市场监管局表示已经在9月4日向其下达《责令改正通知书》。
随后的9月18日,人民日报发布《携程被约谈》一文,文中指出携程的行为同时触碰了两部关键法律的红线。即2019年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商务法》第三十五条,以及更具针对性、于2024年9月1日刚刚生效的《网络反不正当竞争暂行规定》第二十四条。
此前的8月5日,贵州市场监管部门也已集中约谈了携程等五家平台。此次郑州的单独追责,则是针对携程“调价助手”功能强制干预酒店定价、阻碍功能取消等问题的精准追责。
在OTA市场,携程的市占率高达56%,比竞争对手加起来还多。这样一家垄断巨头,却是建立在“隐形”的,挤压商家利润的基础之上,让人不仅感慨平台、商家与监管机构之间依旧存在着需要调和的动态博弈。
无论如何,旅游行业巨头携程又再一次被推上了监管和舆论的风口浪尖。以下,我们将试着分析携程的“调价助手”的运作机制以及在“二选一”等问题上的真实面貌,并探讨其背后更行业竞争与平台治理难题,以期厘清平台权力的边界,以及监管之下未来如何朝向合规发展的趋势。
酒店无自主定价权?携程挂牌体系下的“算法霸权”
2025年7月,郑州多家酒店商户举报其在携程平台上架的酒店房间价格遭到携程平台私自修改。多位酒店负责人称,携程平台要求酒店商户开通名为“调价助手”的改价工具,通过技术手段修改酒店房间价格,并且不经商家允许修改商家的活动折扣。
随后,又有武汉的多家酒店店长证实,携程会监控酒店在其他平台的定价,一旦发现价差,便通过“调价助手”自动下调酒店在携程的房价,且全程不通知商家。
武汉祺程酒店店长张明(化名)表示,其酒店每日都要与平台“拉扯”,自行将房价调回后最快8分钟就会被“调价助手”再次下调。后台虽然有个关闭按钮,但得等业务经理审核,审不审得过还不一定。有商家表示,五一期间甚至被平台将房价调低一倍多。
■ 河南本地媒体报道携程调价助手
“调价助手”本是携程推出的一项自动化调价工具,初衷是根据市场供需,通过动态比价优化定价策略,帮助酒店适应市场价格。然而,这个看似中立的工具在实际运行中逐渐演变为平台干预商家自主定价权的利器。
此前就有如新浪财经等媒体报道,携程通过“金牌”与“特牌”合作机制,构建起了一套隐性的具有排他性的合作体系,使商家陷入被动选择。
也有不少商户通过小红书、微博等社交平台发声,称若想获得“金牌”资格,就必须承诺在携程上提供的价格低于美团等其他平台至少5%。而更为苛刻的“特牌”合作,则要求酒店与之进行“全网独家”合作。一旦签约,就不得在美团、飞猪等其他平台公开报价,甚至严格禁止代理报价,将酒店严格绑定于单一渠道。
一旦与携程单一绑定,被强制调价就会变成必然。根据携程财报,2025年上半年,携程总营收为287.14亿元,净利润达91.94亿元,相当于每天净赚5000多万元。其中,住宿预订业务营收117.66亿,同比增长22.16%。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实体酒店的惨淡经营。2025年上半年,北京1613家酒店总利润额仅5980万元,仅仅比携程二季度财报中一天的利润额多一点。当平台在资本市场狂欢时,上游商家们无一不是在生存线上挣扎。
今年夏天,杭州西湖边的几家五星级酒店;而西安大雁塔附近的民宿老板们则举着“拒绝携程强制调价”的牌子......这些全都与携程的高股价高市值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携程的高利润源于其强大的市场支配地位。2024年以GMV(商品交易总额)计,携程在酒旅市场的市占率高达56%,在不算的同程(携程入股同程)情况下,远超美团、飞猪及抖音的总和。
这种垄断地位使携程获得了绝对的规则制定权。在与酒店的合作中,携程可通过不平等协议强制绑定各类条款,而“调价助手”本质上是将这种规则霸权的技术化外显。
虽然,普通商家在与OTA平台合作时,可在合同中明确价格调整、促销活动、数据使用等条款及违约责任。但现实是,大多数中、小商家面对携程这样的巨头时,缺乏平等的谈判能力,更别提那些已经与之签约独家的商家了。
携程垄断历史行为轨迹,“金特牌模式”、“二选一”、“调价助手”
事实上,垄断市场的携程也已经不是第一次有垄断行为了。
2021年10月,“周末酒店”度假App就曾举报携程涉嫌“二选一”垄断。
当时,“周末酒店”连续被各大合作酒店通知下架产品,数量多达五十多家,原因是被携程“二选一”。携程要求与“周末酒店”有合作关系的酒店下架发布于该平台上的产品,否则将面临携程取消特牌、限流等处罚和限制。
截至2021年9月30日19点,“周末酒店”已经收到五十多家酒店下架合作产品要求,导致“周末酒店”在国庆假日高峰段无法正常售卖这些酒店的产品,预计直接损失近百万。
对此,携程回应称,“酒店预售”是平台、渠道与商家合作,以优势的价格吸引消费者消化淡季库存的一种营销手段。但面临“周末酒店”App的质疑与诘问,甚至向市场监督局递交举报携程旅行网涉嫌实施“二选一”垄断行为的材料后,携程则试图将责任推卸给酒店运营。
如今,通过“调价助手”这样的技术手段,携程以一种更为隐蔽的方式完成了新版本的“二选一”。其本质都是利用平台优势地位,锁定商家资源,打击竞争对手,最终损害的是整个市场的竞争活力和消费者的选择权。
携程的盈利模式建立在平台基础之上的“剪刀差”,一边是用商家的低价房源吸引消费者,另一边则是利用流量向商家收“过路费”。
这套模式下最显著的就是“金特牌模式”。携程体系下的酒店挂牌合作分为“特牌、金牌、银牌、蓝牌”四种类型,每种类型在合作内容和深度上都有所差异。
对于酒店而言, 特牌和金牌合作无疑是关注的焦点。携程对特牌和金牌的要求是分别为当月酒店GMV不低于所在城市前10%和前30%的商家。
它们具有优先展示权,顺序为:特牌>金牌>银牌>蓝牌>无牌;在标识颜色展示上,“特牌”酒店为醒目的红色,“金牌”酒店则是橙黄色。但为此付出的代价是特牌高达15%-20%(部分稀缺资源高达30%),金牌12%-15%的抽佣比例。
同时,特牌意味着全网独家,一旦与携程签约特牌酒店,便不能在第三方等线上平台上报价,即便是代理报价也不行。携程用“二选一”的独家换取对酒店的流量倾斜。
在这样的体系下,“调价助手”的出现进一步压缩了利润空间,商家为了不亏太多,只能降低服务标准,例如减少房间打扫次数、用廉价洗漱用品、砍掉免费接送服务等等。消费者看似买到了“低价房”,实质却失去了应有的服务质量。
除了自身的技术原因和盈利模式以外,携程不断的垄断行为背后也有着酒旅市场愈发激烈的竞争态势,各大平台的围追堵截等客观原因存在。携程试图通过算法工具牢牢把控价格主动权,以维持市场份额。
当前,酒旅市场的厮杀进入白热化阶段。
2025年6月18日,京东高调宣布杀入酒旅市场,打出“符合‘全网最低价’等条件的酒店商家,享受最高三年0佣金”的重磅政策,以零佣金的极致优惠吸引商家入驻,迅速搅动市场格局;阿里系也动作不断,6月23日,阿里集团宣布饿了么、飞猪合并入阿里中国电商事业群,在流量、支付、会员体系等方面获得更强的支撑。
更早之前,抖音早已凭借短视频内容生态切入酒店预订服务,通过“内容种草+即时预订”的模式抢占年轻用户市场;老牌玩家美团在整合大众点评后,依托本地生活场景的高频流量持续发力,酒旅业务稳步增长。
显然,住宿预订这部分收入如今虽然还能占到携程总营收的约四成,但未来还真不好说。
生态破局,平台、商家与监管应三方协同
在当今的数字化时代背景下,数据与算法已深度融合于平台运营之中。但不管是“二选一”还是“调价助手”,携程的行为显然都已违规。不仅压榨了酒店利润,也损害了消费者利益和整体行业生态。
很多酒店因此陷入一个怪圈——卖得越多,成本越高。为了挤出利润,酒店开始降本增效,降低人房比、雇佣兼职、缩减物料损耗等,这直接导致了消费者体验的下降。而酒店也很委屈,平台费用越来越高、好评成本越来越高,当然,还有伺机而动背刺房价的“调价助手”。
技术应用本应服务于市场良性发展,携程的“调价助手”显然在实际运行中偏离了这一初衷。
除此之外,携程在算法应用上的争议早有先例,不仅体现在对商家的控制上,也体现在对消费者的“大数据杀熟”上。此前多家媒体报道,“同一酒店、同一房型,老用户看到的价格往往高于新用户,会员等级越高反而可能面临更高报价。”
如2024年7月,企业家黄渊普曾在网上喊话携程创始人梁建章,称自己作为携程顶级黑钻会员,预订北京飞阿斯塔纳的机票时,3868元的价格在下单环节突然跳涨至4408元,订完后价格又迅速回落。
当算法把3868改成4408时,我们看到的是平台经济的异化。平台本该是“连接器”,连接商家和消费者;现在却成了“收费站”,用技术和流量当武器,向两边收“过路费”。
健康的平台生态绝不应该如此,而是三方共赢的,就像铁三角一样稳,平台、商家、消费者缺一不可。一旦有一方被压垮,整个生态就会面临崩塌的危险。
对于携程来说,此次强制调价引发的危机以及所连锁反应,需要刻不容缓地寻求有效的解决之道。但这也需要政府监管部门、平台方及商家三方协同发力,通过多维度举措共同修复受损的市场关系,重塑健康行业生态。
在商家侧,商家应进一步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比如,在与平台签署合作协议时,需仔细审阅合同条款,明确价格调整、促销活动、数据使用等核心事项的权责划分,并细化违约责任条款,防范被动风险。
同时,商家也应主动拓展多元化销售渠道,减少对单一平台的依赖。华住集团创始人季琦曾在2024年9月指出,倘若门店过度依赖OTA流量,极有可能削弱自身的核心竞争力。
在平台侧,应回归服务本质,充分尊重商家的自主经营权。携程等平台可依托数据与技术优势,为商家提供市场趋势分析、定价建议等增值服务,但需严格避免直接干预商家定价行为。
在监管层面,则需要建立健全长效的监管机制,强化对在线旅游平台的常态化监管,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及行业标准,明确平台权力边界与责任义务。加大对违规行为的查处力度,加强对企业的指导和帮扶,引导企业树立正确的经营理念。
市场监管总局局长罗文曾表示,针对平台实施“自动跟价”“全网最低价”规则引发“内卷式”竞争的突出问题,将督促平台规范促销行为,保障商户自主经营权。
要让OTA行业回归健康,携程需要真正尊重商户自主定价权。构建开放、公平、透明的平台环境。这不仅仅是关闭“调价助手”那么简单,而是需要从根本上重塑以用户和商户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只有这样,平台才能真正靠“价值”而非“霸权”立足。
对于携程和整个OTA行业来说,此次约谈可能成为一个标志性事件,推动行业从“野蛮生长”向“合规发展”转型。
也只有这样,才能重塑在线旅游市场的未来新的繁荣格局。
@以上内容版权归属「iNews新知科技 」所有,如需转载,请务必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