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聚AI力量,上创智能联合华为探索智能化破局新路径

常言道 时间:2025-09-23 发表评论

近年来,在一系列政策、标准和新技术的持续引领下,我国矿山智能化建设已取得长足进步。国家矿山安全监察局数据显示,截至今年一季度末,全国建有1806个智能化采掘工作面,建成智能化工作面的煤矿达到907处,煤矿智能开采产能占比超过50%,超过1.6万个固定岗位实现无人值守。

矿山智能化建设的深入开展,推动矿山高端装备、智能装备需求持续释放。我国矿山技术装备市场规模已超4000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为5%~8%,其中,智能化装备增速最快,年均增长20%。尤其在AI与矿山业务场景深度融合的今天,矿山装备的高端化、智能化、成套化升级换代,已经成为推动矿山智能化变革的核心要素之一。

上海创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称“创力集团”)作为煤矿装备制造行业的领军企业,委托旗下全资子公司浙江上创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称“上创智能”)推动基于5G+AI技术的智慧矿山成套技术与装备、煤矿智能洗选成套技术与装备等领域的创新。2024年底,与华为正式开展全面合作,通过聚合创力集团在矿山装备制造领域、以及华为在AI、工业软件和数字孪生开发平台等方面的能力,共同开展了业内首个矿山采矿装备人工智能大模型研发。

如今,上创智能通过与华为联合推进矿山采矿装备人工智能大模型创新,在智能综采、智能掘进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突破。上创智能在助力矿山企业建设智能化综采工作面的基础上,也将联合华为打造“矿山装备+AI算法+应用”的新一代矿山智能化装备,赋能智能矿山建设。

AI加速智能矿山建设,装备智能化升级势在必行

随着“人工智能+”行动的深入推进,AI正在与矿山行业加速融合。今年4月发布的《煤矿智能化发展蓝皮书》指出,近年来,我国煤矿智能化建设提质加速,初步实现了煤矿企业减人、增安、提效的智能化建设目标。在此基础上,煤矿智能化正从采煤智能化向全矿井智能化逐渐迈进。

矿山装备智能化,需要通过构建“感知-认知-决策-执行”四位一体的闭环控制来实现:通过全面感知环境,分析当前情况和未来趋势,自主决策并采取行动,以满足特定的生产目标。在这样一个闭环中,AI所扮演的角色至关重要。

目前,国家已经出台一系列政策和规划,支持和引导矿山装备的创新发展。工信部发布的《工业重点行业领域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指南》明确提出,以冶金、矿山等领域重型机械生产制造老旧设备更新、智能化和绿色化升级改造为重点,推广应用稳定性好、加工精度高、自动化和智能化水平高、高效节能、绿色环保的设备。

顺应这一趋势,越来越多的企业正积极探索AI与矿山装备的融合,加速推进矿山装备智能化升级进程。进入AI技术创新深水区,矿山装备的智能化升级正面临一系列新挑战,如基础数据采集困难、场景复杂多变、控制执行对大模型分析结果要求高等。

在开发过程中,大部分AI开发仍针对碎片化场景独立开发,高度依赖AI专家的经验和算法能力,不仅导致开发周期长、效率低,也缺乏规范的开发流程和高效的调优技巧,使得模型的精度、性能、可扩展性等指标常常无法满足实际生产需求。

为此,上创智能决定基于自身在矿山装备行业的深厚积累与资源优势,携手华为构建矿山装备大模型,以实现对矿山装备全生命周期流程的提前感知和智能辅助决策,持续提升矿山装备在设计、制造、运维等全生命周期的安全性能,为我国矿山装备产业整体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迈进提供有力支撑。

建设人工智能平台,打造矿山装备大模型

如今,在矿山行业,推动AI与矿产资源勘探、开采、选矿等环节的融合,已经成为行业共识。其中,矿山行业仅以视觉及预测类为方向,便可梳理出超过300个高价值AI场景。在这一趋势下,上创智能通过携手华为建设人工智能平台,打造矿山装备大模型,正在给矿山装备智能化升级带来一系列创新。

构建行业AI大模型,解决碎片化场景问题。煤矿行业碎片化AI场景数量极多,很难通过一个模型覆盖多个场景,针对这一问题,上创智能采用分层式的大模型预训练架构,将AI开发从过去低效的“作坊式”转化为高效可大规模复制的“工厂式”,所开发出的行业大模型可适配更多场景,开发周期也从过去的月级缩短到天级。

其次,低代码AI开发工作流,降低AI模型开发门槛。借助低代码AI开发,非AI专业人员也可进行模型迭代优化工作,进而满足工业化生产需求。不仅如此,通过将场景化工作流与通用AI工作流相结合,可满足不同碎片化场景的定制化需求。

第三,依托故障预测AI大模型,打造采煤机装备独有竞争力。通过在线监测采集设备真实运行数据,可对设备状态进行判断和预测,最大限度降低安全事故风险,减少“过修”或“欠修”,减少非计划停机次数,从而实现产品溢价,提升设备竞争力。

第四,数字孪生应用使能平台,赋能应用软件开发。上创智能通过融合数字孪生、3D GIS、仿真优化、视觉AI技术,可全面支撑智能应用构建。比如,低代码编排可像搭积木一样构建多场景数字孪生应用,大幅提升开发效率,缩短应用上线周期,并可根据业务需求随时修改。

第五,依托平台能力,推动企业数智化转型和人才培养。上创智能借助AI大模型和智能应用,不仅能够推动自身业务的数智化转型,也培养了一批既懂煤矿行业又懂AI技术与应用孵化能力的专家,从而帮助集团构建“发现-改进-解决问题-优化措施”端到端的业务闭环能力。

AI大模型使能矿山装备,助力矿山智能化建设

在矿山智能化建设持续深入的今天,智能化综采作为开采领域的核心技术,既减少了对人力的依赖,也提高了开采效率和质量,并显著降低了安全风险。因此,自2024年底全面合作以来,上创智能与华为首先从智能化综采入手,推进矿山装备大模型落地,实现矿山装备的智能化升级。

针对综采面所面临的丢架漏架、移架不到位,视频质量差、视频范围有限,以及远控时延较大等问题,上创智能与华为通过矿山装备、ICT产品和AI技术的融合,已经实现矿鸿三机联动、支架自动找直、360全景视频、远控时延优化等,切实解决了实际生产问题,增加了设备连续运行时长,减少了人员投入。

与此同时,上创智能与华为已经完成矿山装备大模型的部署调试,并正式启动模型和应用开发。其中,采煤机减速箱故障预测已完成基于装备大模型的算法开发调试,并整理10件故障件,完成8000多组数据测试,算法准确率达95%以上,成为采煤机出厂质检隐患排查的重要一环。

在此基础上,上创智能与华为将继续推进在智能综采、智能掘进等领域的深度创新。比如,在智能综采层面,双方将共同推动实现传感器部署无线化,采煤机预测性维护、采煤机截割曲线的自动规划与轨迹生成等;在智能掘进层面,双方将共同解决掘进面高粉尘情况下看不清的问题,分步实现支护工序的自动化和智能化。

依托矿山装备大模型,上创智能正在加速推进“装备+AI+矿山场景化应用”的创新,在助力企业数智化转型的同时,进一步构建产品的技术壁垒,提升产品竞争力,推动业务持续快速发展。同时,上创智能也将致力打造AI产业生态圈,提升行业上下游企业的AI创新和应用水平,并聚焦行业痛点构建“产品+服务+赋能”的AI服务体系,加速矿山智能化建设。

随着矿山智能化建设步入“深水区”,行业对装备智能化的需求正变得愈发迫切。上创智能与华为在矿山装备大模型领域的创新实践,不仅为企业提供了技术攻坚的范本,更标志着矿山行业迈向“AI+装备”深度融合的新阶段。未来,双方也将继续深化合作,在加速矿山装备行业数智化转型的同时,推动AI大模型在智能综采、智能掘进等核心场景的规模化应用,为矿山智能化建设贡献智慧和力量。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网站首页 关于我们 联系方式 使用协议 网站留言RSS订阅违规举报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