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营银行2024年业绩:网商AUM万亿领跑、中尾部分化,转型呈三大趋势

一视财经 时间:2025-05-02 发表评论

 

撰文丨一视财经  高山

编辑 | 西贝 


4月30日,随着网商银行披露2024年年报,中国19家民营银行中,已有12家公布2024年全年业绩。在净息差收窄、营收增长承压之下,2024年民营银行业绩分化明显:互联网银行持续领跑,部分中小银行则面临盈利能力与资产质量承压等挑战。


此外,民营银行转型提速,网商银行客户资产管理规模(AUM)突破1万亿,理财代销规模居行业第一梯队,综合金融业务成为第二增长曲线。

互联网银行持续领跑作为首家披露完整年报的头部机构,网商银行交出了"稳增长+调结构"的答卷:截至2024年末,网商银行资产总额为4710.35亿元,较年初增长4.2%;营业收入213.14亿元,同比增长13.7%,净利润31.66亿元。。在传统信贷业务之外,其综合金融服务实现里程碑式突破——客户资产管理规模(AUM)突破1万亿元,理财代销规模跃居行业第二,与23家理财子公司建立合作。这种"信贷+财富"的双轮模式,成功将单客价值提升32%,印证了其董事长金晓龙"从流量经营向客户经营转变"的战略判断。


虽然微众银行暂未披露2024年全年业绩,但从2024年11月披露的上半年业绩来看,截至2024年6月末,微众总资产规模达5809.17亿元,营业收入196.38亿元,净利润63.15亿元。


可以预见,除微众、网商资产规模超过4500亿之外,其他民营银行资产规模均低于1500亿。


网商与微众利润、营收规模存在差异,源于服务客群不同。在信贷领域,网商银行服务的客户主要为中小微企业、个人创业者及经营性农户,是以往金融服务难以覆盖的“薄弱地带”,客户小,风险高。而微众银行利润主要来源于服务个人的微粒贷,风险更小,因而利润更厚。


在民营银行贷款业务面临激烈竞争的背景下,两家“头雁”均积极寻求转型。微众在通过设立香港子公司谋求出海,而网商持续发力综合金融。


年报数据显示,2024年末,网商银行综合金融服务小微客户数超过6800万,存款、理财等客户资产管理规模迈上万亿台阶,居民营银行前列;理财代销板块已经与23家银行理财子公司达成合作,代销的第三方银行理财产品规模位居行业第二。


中尾部梯队:营收、利润增速分化


微众、网商依托微信与支付宝生态,凭借科技实力与获客能力实现稳健经营与转型,而其他中尾部民营银行业绩出现明显分化。


第二梯队的苏商银行、众邦银行成为中小民营银行增长标杆。其中苏商银行2024年总资产1372亿元,营收超50亿,净利润11.59亿元,同比增长10.34%;众邦银行2024年净利润5.11亿元,同比增长26%,资产规模达1235亿元。


第三梯队的中关村银行营收、净利润分别下滑1.36%、11.29%;民商银行净利润下滑43.48%,净息差收窄0.52个百分点至2.23%。华瑞银行虽净利润增长316.98%,但主要因2022年亏损后的低基数效应。


业内人士指出,2025年民营银行面临的市场环境依然复杂。一方面,随着经济的逐步复苏和政策的持续支持,部分银行有望通过优化业务结构、拓展新兴业务领域实现业绩增长。另一方面,在大行持续下沉挤压和存贷款重定价的背景下,净息差可能继续面临压力。民营银行需要在服务、产品创新上持续发力,以提升自身的市场竞争力。

民营银行转型三大趋势


可以说,从目前发布的业绩情况看,民营银行的转型呈现三大趋势,首先是综合金融服务深化,网商银行的万亿AUM已验证"财富管理+信贷"协同效应,该模式可将客户生命周期价值大幅度提升,其他头部机构也在正加速布局,比如微众银行推出"财富+"计划,连接超100家资管机构;苏商银行打造"产业投行"平台,提供从信贷到IPO的全周期服务。



其次是,科技赋能降本增效,民营银行在科技赋能方面的实践已形成多维创新体系,通过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等技术的深度应用,构建了差异化竞争力。



比如,网商银行自主研发的 "大雁系统" 通过大模型构建产业链图谱,已识别汽车、医疗等9大产业链上的2100万小微企业。浙江嘉兴某新材料企业凭借12项专利与产业链坐标,无需抵押即获200万元信用贷款,正是这一技术的生动实践。截至2024年底,大雁系统已服务超58万家科创型小微企业,授信金额突破千亿元,为培育新质生产力提供金融助力。这种"科技投入-效率提升-风险可控"的正向循环,成为中小银行突围关键。



此外,近年来,在监管趋严和市场竞争加剧的双重压力下,部分民营银行正逐步减少对联合贷款和互联网存款模式的依赖,探索多元化发展路径,比如通过加强自营渠道建设与数字化转型,开始发力线上自营平台。近年来,多家民营银行通过开发手机银行App、微信小程序等自有渠道,降低对第三方互联网平台的流量依赖,像微众银行、网商银行等依托母体生态(微信、支付宝),将自营渠道嵌入综合金融服务,增强客户粘性。




整体而言,在这场转型升级的马拉松中,民营银行的胜负手已清晰可见——能否构建"生态化获客、数字化运营、专业化风控"的三角能力,将决定其在分化加剧的市场格局中占据何种位置。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网站首页 关于我们 联系方式 使用协议 网站留言RSS订阅违规举报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