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17卖爆了,苹果被挤成老二

网界 时间:2025-10-10 发表评论


文 / 汪淼

美编 / 顾青青

出品 / 网界

2025年国庆前后,中国智能手机市场迎来重磅消息:小米17系列开售仅5天,销量就突破了100万台。

这股销售热潮直接带动小米在2025年第39周(9月22日至9月28日)的中国智能手机市场份额达到22.08%,超过苹果的20.22%和华为的13.79%,首次坐上当周市场第一的位置。


要知道,小米17系列是9月27日、28日才正式开售,仅用两天时间就拉动整个品牌实现排名跃升,这样的爆发力在近期手机市场十分少见。

更值得关注的是,这不是单纯的销量数字增长,而是小米在高端市场突破的信号。

此前被苹果长期占据的高端用户群体,开始主动选择小米机型,中国国产手机在高端领域的竞争力正在加速兑现。

01

销量与市场份额双爆发,小米17系列成市场黑马

小米17系列的热销从开售瞬间就有体现。9月27日上午10点开售仅5分钟,该系列就刷新了2025年国产智能手机全价位段的新机首销纪录,不管是销量还是销售额都创下年内新高。

其中,起售价5999元的小米17 Pro Max表现最亮眼,不仅单独打破今年国产手机首销日的销量和销售额纪录,在整个小米17系列中的销量占比还超过了50%。


到了10月2日,小米官方确认该系列销量突破100万台,这个速度比小米以往任何一代数字旗舰都快。第三方统计的激活量也印证了这一热度,截至消息发布时,激活量已经超过70万,远超前几代表现。

线下市场的火爆更能直观感受到消费者的热情。发售当天,全国多地的小米之家门店都排起了长队,有消费者调侃“还以为是苹果新品发售现场”。

以往手机线下热销多是苹果的专属场景,如今小米也能凭借旗舰机型吸引大量用户线下排队购买,这说明小米的产品力已经能打动更注重实际体验的线下用户。

而且从销售结构来看,这次线下销量是线上的2-3倍,线下成了主力市场,这对一直以线上为优势的小米来说,是品牌影响力向线下渗透的重要标志。



之所以能有这样的首销成绩,核心还是产品本身的竞争力。

比如续航方面,小米17标准版搭载7000mAh大电池,比上代增加1600mAh,在与iPhone17的重度续航测试中,连续使用12.2小时后,iPhone17耗完电量还用完了一个5000mAh磁吸充电宝,而小米17仍有26%的电量,直接戳中了很多用户对手机续航的痛点。

性能上,全系标配第五代骁龙8至尊版处理器,采用第三代3nm制程工艺,主频达到4.6GHz,再加上立体环形冷泵散热系统,打游戏时帧率更高、温度更低,这些实际体验的提升,让消费者愿意为其买单。

02

“妙享背屏”成亮点,国产高端手机玩出新鲜感

小米17系列能吸引大量用户,尤其是高端用户,离不开差异化的创新设计,其中最受关注的就是小米17 Pro和Pro Max搭载的“妙享背屏”。这块背屏不是简单的装饰,而是真正增加了实用场景,让手机使用体验有了新鲜感。

“妙享背屏”支持AI人像、AI萌宠等动态表盘,用户还能上传自定义图片或GIF作为背景,把背屏变成专属“小画板”。

日常使用中,它能实时显示航班值机、打车进度、音乐控制等关键信息,滑动信息卡片就能切换,不用频繁翻开手机就能获取重要内容。


更有意思的是,搭配官方复古掌机保护壳,背屏还能运行经典游戏,很多用户说“瞬间回到小时候抱掌机打游戏的日子”,这种怀旧感让背屏多了一层情感价值。

除了背屏,影像能力的升级也是小米17系列的加分项。小米17标准版搭载定制的1/1.31英寸光影猎人950传感器,搭配新一代徕卡光学G+P(玻塑混合)镜组,能有效减弱眩光,保留了用户喜欢的徕卡影调和大师人像功能。

小米17 Pro则进一步升级到光影猎人950L传感器,支持LOFIC超高动态技术,动态范围达到16.5EV,在逆光抓拍和视频录制时表现更好;同时搭载潜望式5倍徕卡浮动长焦,支持10倍无损变焦,还实现了徕卡“光学镀膜大满贯”,减少复杂光线下的眩光和鬼影,解决了很多用户拍照时的常见问题。


小米17 Pro Max的影像配置更极致,在Pro版基础上增加了1/2英寸的超大底潜望长焦,还用上超聚光棱镜技术,进光量提升30%,弱光环境下的长焦拍摄效果明显改善。

屏幕方面,Pro Max采用6.9英寸超大直屏,搭载第三代小米龙晶玻璃,还运用超级像素技术,一个像素点里有独立的RGB像素,不用像传统OLED那样借用相邻子像素,虽然物理分辨率不是2K,但显示效果能达到2K水准,既保证了视觉体验,又兼顾了功耗。

这些创新不是噱头,而是切实解决了用户的使用需求。比如背屏让信息查看更便捷,影像升级让拍照更出片,屏幕技术提升让视觉体验更好。



正是这些贴近用户需求的创新,让小米17系列在众多旗舰机型中脱颖而出,也获得了《人民日报》的点赞,央视新闻更是以《国产手机带动国庆科技新消费》为题报道其热销,称其“助力科技新消费,成为消费者新宠”。

03

小米短暂登顶背后,国产高端手机加速突围

小米17系列的热销不仅带动自身销量增长,还改写了中国智能手机市场的短期格局。

2025年第39周,小米以22.08%的市场份额成为中国市场第一,苹果以20.22%退居第二,vivo、华为、OPPO、荣耀分别以14.07%、13.79%、12.97%、11.21%位列第三到第六。

要知道,前一周小米还以12.8%的份额排在第五,苹果则以26.4%高居榜首,一周之内实现从第五到第一的跃升,足见小米17系列的市场冲击力。

从单品销量来看,2025年第39周中国手机单品销量TOP30中,苹果和小米瓜分了前五名:iPhone 17 Pro Max、iPhone 17 Pro分别位列第一、第二,小米17 Pro Max、小米17 Pro、iPhone 17紧随其后,分别排在第三、第四、第五。


虽然苹果在单品前三中占据两席,但其iPhone 17标准版的排名从第38周的第三名滑落至第五名,这意味着小米成功从苹果手中抢走了一部分用户,尤其是对价格和体验都敏感的中端高端交叉用户群体。

更重要的是,小米17系列的销售结构反映出国产手机在高端市场的突破。以往小米旗舰机型中,标准版销量占比更高,而这次小米17 Pro Max作为起售价5999元的高端机型,销量占比超过50%,客单均价明显攀升。

这说明越来越多消费者认可小米在高端价位段的产品力,愿意为5000元以上的小米机型买单,打破了此前苹果在5000元以上高端市场的垄断局面。

第三方分析认为,这种产品结构的优化,比单纯的销量数字增长更有意义,它标志着小米在高端市场从“试水”走向“站稳脚跟”,也为其他国产手机品牌的高端化提供了参考。

不过也要看到,苹果在超高端市场的统治力仍在。iPhone 17 Pro Max和Pro版本依旧稳居单品销量榜前两名,在利润最丰厚、品牌效应最强的6000元以上市场,苹果还是多数用户的首选。

而且小米这次登顶是“短暂超越”,随着10月荣耀Magic 8系列、vivo X 300系列、OPPO Find X9系列等新品陆续发布,市场排名还会发生变动,小米要想长期保持优势,还需要持续的产品创新和稳定的产能供应。

总结

小米17系列以5天百万台佳绩改写竞争格局

小米17系列5天销量破100万台、带动品牌登顶中国市场周销量第一,这不仅是一次成功的产品销售,更是中国国产手机在高端市场突围的重要信号。

从产品来看,小米17系列通过续航、性能、影像、背屏等差异化创新,切实解决了用户需求,打破了苹果在高端市场的产品垄断;

从市场来看,线下销量成为主力、Pro Max版本占比超50%,说明小米的品牌影响力和高端产品力得到了更广泛的认可,国产手机不再只靠性价比竞争,而是能在高端领域与苹果正面抗衡。

当然,小米这次登顶只是“短暂超越”,后续还要面对其他国产品牌新品的竞争,以及苹果在超高端市场的持续优势。

但不可否认的是,小米17系列的热销证明,只要产品足够优秀、创新足够贴近用户,国产手机完全能在高端市场占据一席之地。

这不仅对小米自身意义重大,也为整个中国智能手机行业注入了信心,推动更多国产品牌在高端领域投入创新,最终受益的将是广大消费者。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网站首页 关于我们 联系方式 使用协议 网站留言RSS订阅违规举报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