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鸿蒙+昇腾”组合,中控信息探索城市智能运行的自主创新之路

常言道 时间:2025-09-16 发表评论

在城市加速迈向全域数字化转型的今天,深化智慧城市建设已成为推进城市治理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我国已经明确提出,到2027年,全国城市全域数字化转型取得明显成效,形成一批横向打通、纵向贯通、各具特色的宜居、韧性、智慧城市。

尤其随着《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关于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的意见》等重磅政策的相继出台,通过市政基础设施智能化改造升级,推动城市治理智慧化精细化正逐渐成为智慧城市建设的新方向。对此,浙江中控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裁赵鸿鸣表示,AI辅助智能运行是城市的未来,而坚持自主创新是通向未来之路。

作为领先的AI+基础设施数智化服务商,始创于1999年的浙江中控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称“中控信息”)一直秉持“e城市·易生活”的智慧城市建设理念,围绕“安全、低碳、增效、善治、惠民”五大目标,聚焦基础设施的自动化、信息化、数智化建设和服务,服务于城市交通、公路交通、轨道交通、水环境、建筑智能体、低空经济等众多领域。

在需求牵引和技术驱动下,为了提升智慧城市建设中的自主创新能力,中控信息通过与华为深入合作,已经推出了全面采用鸿蒙操作系统的边缘智能控制系统系列产品,并形成规模化应用,为城市数智化基础设施的“安全互联、高效协同”注入强劲动力。

边缘控制器面临三重枷锁,自主创新迫在眉睫

随着智慧城市建设的不断深入,端侧数据量正呈指数级增长,如何对这些端侧数据进行采集、存储、传输,已经成为推动城市治理智慧化精细化的重要支撑。与此同时,AI、物联网、边缘计算等新技术正渗透到智慧城市控制领域,也给边缘控制器提出了更高要求。

边缘控制系统作为IT与OT间的物理接口,整合了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的实时控制能力与高级计算、网络通信及边缘数据处理功能。同时,边缘控制系统采用“云-边-端”三层技术架构,可以对边缘设备进行运动控制、数据采集、运算和与云端相连,是实现城市自主智能运行的必经之路。

在深化智慧城市建设的进程中,广泛部署于城市各个关键节点的边缘控制系统,却长期受制于“硬件依赖进口处理器、系统绑定国外内核、软件受制跨国生态”这三重枷锁,严重制约了我国城市数智化进程的自主创新与安全发展。

其中,边缘控制系统作为实现本地计算与实时控制的核心设备,其硬件严重依赖进口,不仅使得产品成本居高不下,更埋下了供应链安全隐患。同时,边缘控制系统深度绑定国外操作系统,也会导致不同设备与系统之间的互操作性差,数据互通和业务协同困难,难以支撑智慧城市中海量异构设备的接入与管理等问题。而边缘控制系统的软件受制跨国生态,则会制约开发效率与创新活力,难以快速响应智慧城市复杂多变的业务需求。

面对上述挑战,中控信息通过将物联网、边缘计算、AI等技术与自动化控制融合,并基于自身的“行业算法+数据”优势,一直致力于打造自主创新的边缘智能融合控制系统,同时通过提供硬核的配置和丰富的硬件接口,支持多元通讯方式,内置eCityOS和物联智控平台,实现在智慧城市建设中快速部署。

携手鸿蒙,构建全栈自主创新产品和解决方案

为了进一步打破边缘控制系统所面临的三重枷锁,中控信息在推进边缘控制系统自主创新的同时,也在寻求在操作系统上的升级,避免传统操作系统因架构封闭、协议不开放等问题,所带来的安全风险,为城市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留下潜在隐患。

而鸿蒙作为一个能够打通设备边界、统一数据标准、助力智能进化的操作系统,既可以向下兼容多样设备形态,也可以向上支撑千行百业应用,无疑是深化智慧城市建设的优选项。因此,中控信息决定打造全面采用鸿蒙操作系统的边缘智能控制系统。

截至目前,中控信息自主创新的FCS500中大型冗余控制系统、EC500边缘智能控制器、SCS100边缘智能控制系统等全系列控制器,均已搭载OpenHarmony 5.1鸿蒙操作系统,并创新结合PLC与SCADA技术,原生工业AI算法,推动控制与模型的高效进化。

以中控信息推出的在鸿边缘物联控制器EC501为例,该产品不仅实现了元器件、鸿蒙操作系统和Web化组态编程软件的全方位自主创新,还通过软硬件三者深度适配、相互赋能,构建起从硬件到软件的完整自主创新生态闭环。如今,中控信息以EC501为代表的边缘控制器,已经广泛应用于城市轨道交通、水利水务、智慧建筑、智慧隧道、智慧管廊等关键场景。

在轨道交通场景,边缘控制系统可兼容车站设施设备、站台屏蔽门、环境智能检测等设备协议,实现多系统数据互联互通,为车站设备精准控制、乘客服务智能化奠定基础;在隧道管廊场景,边缘控制系统通过联动温湿度、气体检测、消防等传感器,支持渗漏、火灾等风险的实时预警与设备联动控制,确保隧道管廊安全运行;在水利水务场景,边缘控制系统可适配水质传感器、泵阀、闸门等设备协议,支持水资源调度、水位智能检测等场景的精准控制,助力构建“感知-分析-决策”一体化水务管理体系。

拥抱昇腾智算,为智慧城市构建灵活算力底座

为了进一步深化智慧城市建设中自主创新产品的研发,中控信息不仅在边缘智能控制系统上全面搭载鸿蒙系统,也在将多模态大模型逐步迁移到昇腾智算,以实现认知跃迁、融合推理,推动决策范式革命。

相较传统计算平台,昇腾智算在技术架构层面,通过可插拔的架构设计理念,可实现底座算力硬件的灵活替换,不仅可以充分释放算力的无限可能,也能为行业模型服务提供坚实支撑,从而助力中控信息开展在智慧城市不同业务场景的模型服务创新。

比如,在智慧交通领域,中控信息借助基于昇腾的Atlas 300I Duo推理卡,一方面可整合知识库问答、智能警情助手、视图大模型等能力,搭建交通预警一图总览工作台,实现交通大模型检测结果的内外互通与闭环处置;另一方面也能实现信控指令一键下发、交管数据智能查询,以及高效的信息交互,从而快速处置交通事故。

不仅如此,中控信息借助基于昇腾的Atlas 900 AI集群的强大性能,可以实时检测轮椅、大件行李、扶梯逆行、人员滞留或绊倒等状况,并对交通枢纽进行全生命周期仿真推演,从而实现地铁车站少人化运营。此外,在昇腾智算的支撑下,中控信息还将无人机创新应用到交通违法行为非现场执法中。

如今,中控信息正在与华为等合作伙伴一道,加速构建“AI+”生态,实现城市交通、轨道交通、水环境、建筑等领域的数智化转型。比如,在水环境领域,构建水厂工艺大脑,实现排水区域协同调度、管网智能运维、水库来水预测等;在建筑领域,实现设备故障诊断、预测性运维、用能预测、温控自适应调整等。

当鸿蒙系统成为城市“神经中枢”,昇腾AI化作决策“大脑”,中控信息正在将自主创新技术和产品应用于车流调控、管网智能检测的城市脉动中。基于城市全域数字化转型的创新实践,中控信息正与华为一道,共同开拓城市智能运行的创新之路,为“中国式城市进化”书写新的注脚。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网站首页 关于我们 联系方式 使用协议 网站留言RSS订阅违规举报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