逸仙电商Q2财报解读:亏损收窄却仍未盈利,长期竞争力还需验证

网界 时间:2025-08-27 发表评论


文 / 汪淼

美编 / 沈谨瑜

出品 / 网界财经

8月21日,完美日记母公司逸仙电商发布了2025年第二季度及上半年财报。这组数据一出来,在美妆行业里引起不少讨论。

根据财报,逸仙电商2025年Q2实现营收10.9亿元,同比增长36.8%,超出此前业绩指引。毛利润同比增长39.5%,Non-GAAP净利润进一步转正至1150万元。

至此,逸仙电商已连续三个季度实现营收正增长,并在Non-GAAP层面持续盈利。

更受关注的是业务结构变化,逸仙电商Q2护肤品牌收入5.813亿元,占总营收的53.5%,不仅比去年同期的40.9%提升不少,还第一次超过了彩妆业务的占比。

这意味着,曾经靠完美日记彩妆打天下的逸仙电商,现在真的把护肤业务做成了主力。

不过,亮眼数据背后也有隐忧,比如销售费用占比依旧很高,虽然比去年降了点,但还是远超行业平均水平,公司连续多年亏损的局面也还没彻底扭转。

01

营收增速跑赢行业,护肤业务成“增长引擎”

逸仙电商Q2的营收表现,放在整个行业里看确实突出。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5年上半年中国化妆品零售额2291亿元,同比只涨了2.9%,还低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的增速。而逸仙电商Q2营收直接涨了36.8%,远超行业大盘。

这份增长里,逸仙电商的护肤业务是绝对的“功臣”。Q2护肤品牌收入5.813亿元,同比涨了78.7%,占总营收的53.5%,去年同期这个占比才40.9%。


具体到品牌上,高端品牌法国科兰黎表现很抢眼,Q2在天猫同比增长超60%,在高端化妆品TOP15品牌里增速靠前;还有达尔肤,Q2在抖音渠道同比涨了150%,今年618期间第一次冲进国货前20,专门针对泛油皮用户的产品很受欢迎。

彩妆业务也没拖后腿,虽然增速不如护肤,但也实现了同比8.8%的增长,重新回到了增长轨道。

其中完美日记的几款新品贡献不小,比如仿生膜精华粉底液,上线首月就拿到了抖音精华粉底液的爆款榜、人气榜、好评榜TOP1,6月份还成了视频号平台粉底液品类TOP1。

还有之前推出的仿生膜精华口红,截至2025年6月,累计卖了500多万支,GMV超6.5亿元,还被第三方机构沙利文认证为2024年“中国品牌口红单品全球销量第一”。


整体来看,逸仙电商2025年上半年营收19.2亿元,同比涨22.4%,净亏损2508万元,和去年同期2.1亿元的净亏损相比,收窄幅度很大。

02

亏损收窄但仍未盈利,高消费和历史包袱待解

虽然逸仙电商Q2的亏损情况比去年好很多,但“仍在亏损”这个事实没法回避,而且背后还有两个关键问题需要解决。

第一个是费用占比依旧偏高,尤其是销售费用。Q2逸仙电商总运营费用9.1亿元,同比涨21.7%,但占总营收的比例从去年的93.7%降到了83.4%,有改善但还是高。

其中销售及市场营销费用7.224亿元,同比涨32.6%,占营收的比例从68.6%降到66.5%。


这个占比和行业比差距明显,行业上市企业销售费用占比一般在45%-55%之间,逸仙电商比这个区间的上限还高10多个百分点。

不过细分来看,有些费用控制得不错。比如一般及行政费用,Q2是8410万元,同比降29.4%,占营收的比例从15%降到7.7%,主要是因为人员减少导致工资支出下降,再加上营收增长带来的杠杆效应。

履约费用也降了,Q2占营收的比例从6.4%降到5.8%,因为物流效率提升了。

第二个是历史遗留的亏损包袱。从公开数据看,逸仙电商净利润已经连续5年亏损了。2020年到2024年,公司净亏损分别是26.88亿元、15.41亿元、8.15亿元、7.48亿元、7.10亿元,虽然每年亏损额在减少,但累计亏损规模不小。

而且曾经靠“烧钱营销”起来的模式,也留下了品牌价值波动的问题,2021年高峰时逸仙电商商誉8.69亿元,现在只剩1.55亿元,品牌资产缩水明显。


股价和市值表现也能反映市场的担忧。2021年2月,逸仙电商股价最高到过25.47美元/股,市值超160亿美元;到2022年4月,股价一度连续30个交易日低于1美元。

虽然Q2业绩不错,但要让资本市场完全恢复信心,还需要持续拿出盈利的成绩单,而不是只在经调整层面盈利。

逸仙电商的现金储备也值得关注。截至2025年6月30日,逸仙电商持有现金、限制性现金及短期投资13.5亿元,和2024年底的13.6亿元基本持平,现金压力不大,但要支撑长期研发和市场投入,还需要营收持续增长来提供现金流。

03

研发驱动转型见成效,但长期竞争力还需验证

逸仙电商从2021年底开始转型,核心是从“流量驱动”转向“研发驱动”,从彩妆为主转向彩妆和护肤双轮驱动。现在看,这场转型已经有了一些实实在在的成果,但长期能不能形成足够强的竞争力,还需要时间检验。

先看研发投入和成果。逸仙电商Q2研发费用3610万元,同比涨21.7%,研发费用占比3.3%。虽然占比和去年的3.7%相比略有下降,但主要是因为营收增长太快,研发投入绝对值是增加的。

而且逸仙电商从2020年至今,累计研发投入超6亿元,研发费用率连续三年维持在3%以上,这个水平在全球美妆企业里能排进第一梯队。

研发投入带来了不少硬成果。截至2025年6月底,逸仙电商在全球申请专利252项,其中发明专利78项,授权发明专利60项。


今年4月,逸仙全球创新研发中心上海分析实验室还获得了CNAS认证,这是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的认证,意味着这个实验室的检测能力达到了国际水平,国内能拿到这个认证的美妆研发实验室不多。

不过,逸仙电商的研发转型也面临挑战。一方面,美妆行业的研发周期长、投入大,而且技术成果要转化成消费者认可的产品,还需要配合市场推广和用户教育,这又会牵扯到费用问题。

比如逸仙电商虽然研发投入在增加,但销售费用占比还是很高,怎么平衡研发和营销的投入,是个难题。

另一方面,护肤市场竞争比彩妆更激烈。国际大牌比如欧莱雅、雅诗兰黛,在护肤领域有多年的技术和品牌积累;国内同行比如珀莱雅、华熙生物、贝泰妮,也有各自的核心技术。

逸仙电商靠收购和自研在护肤领域站稳了脚跟,但要从“跟跑”变成“领跑”,还需要更有差异化的核心技术,以及更清晰的品牌定位。

从未来预期看,逸仙电商预计2025年第三季度营收在7.786亿元到8.801亿元之间,同比增长15%到30%,这个预期增速比Q2的36.8%低一些,可能是考虑到三季度不是传统销售旺季,也可能是公司对市场保持谨慎。

要实现这个目标,还需要靠护肤和彩妆业务的持续发力,尤其是新品能不能继续打造出像仿生膜口红这样的爆品。

总结

逸仙电商转型获阶段成果

逸仙电商2025年Q2财报,整体呈现“增长向好、转型见效,但仍有隐患”的态势。营收10.9亿元、同比增长36.8%,护肤业务占比超50%、同比增长78.7%,Non-GAAP净利润转正,这些数据都说明之前的“研发驱动、多品牌协同”转型有了效果,业务结构更健康,运营效率也在提升。

但营业亏损5550万元、GAAP净亏损1950万元,销售费用占比仍高于行业平均,高端品牌增长基数小等问题,也表明逸仙电商还没完全走出困境,转型还需要时间。

从行业来看,中国美妆市场规模已经突破6000亿元,国货品牌占比提升到72%,但市场竞争也越来越激烈,消费者越来越看重产品的科技含量和功效。

逸仙电商作为曾经的“国货美妆黑马”,如果能抓住现在的机会,持续加大研发投入,优化费用结构,巩固护肤业务的优势,同时保持彩妆业务的稳定增长,未来或许能实现从“亏损收窄”到“持续盈利”的跨越,重新在国货美妆市场占据重要位置。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网站首页 关于我们 联系方式 使用协议 网站留言RSS订阅违规举报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