奢侈品特卖低调走红

新摘商业评论 时间:2025-07-31 发表评论

这两年,奢侈品行业迎来了一场深层次的大变革,一边是各大奢侈品牌线下专柜生意惨淡、接连关门,另一方面各种奢侈品的内购会、特卖会却低调走红,正在成为当代中产购买奢侈品的主要消费渠道。

 

 

 

据有关数据显示,目前奢侈品内购特卖已占据全球时尚市场总价值的18%,对应市场总规模为1.47万亿欧元。而未来2025年至2030年间,即当下奢侈品遭遇集体“寒潮”之际,折扣销售的增长速度将会是全价销售的五倍。

 

可能很多人都不太了解什么是内购会?毕竟这种奢侈品内购会的目标客户,一般仅限于品牌已消费过的会员,并不对外直接开放。且场次又很少、限额邀约,进场还有近乎苛刻的规则,连手机都会暂收,不允许客户对外泄露现场状态。

 

但即使如此,中产们对内购会依然热情超高,你会看到内购会永远是长龙大排。这是因为比起专柜里设计毫无创新、价格却越来越虚高的“挤牙膏”新款,会场里许多产品即使都是“过季货”“缺码货”,但款式经典不过时,反而更受大众欢迎。

 

 

 

并且更关键的是,现在的中产都变得更精明审慎了,他们不是没有了去专柜消费的能力,但在折扣力度超大的特卖会,可以花更少的钱买到和专柜一样的品质,相信绝大部分的人都会选择后者。

 

只不过就像前面所说的,这种内购会品牌不会对外大开放。不过市面上还是存在不少具有供应链优势的特卖渠道,可以让新中产也能购买到心仪的高性价比奢侈品,而其中比较典型的,就有线下奥莱和线上唯品会。

 

就拿线上渠道唯品会来说,7月28日开启的“全球大牌专享会”,Burberry 某款原价在2万元上下的中号单肩斜挎包,即使在日常的促销活动中,售价也在5000元左右,该平台超V价现在仅为3535元,相当于直接打了3折多,折扣力度确实不俗。

 

 

 

总而言之,奢侈品特卖行业的火爆不是没有道理。当消费者获得高质价比的商品,品牌方也可以高效周转库存、并成功拓展客群,就连平台也建立起了差异化的用户群体,曾经冷门的特卖经济便创造出了传统门店赛道不可能实现的三赢局面。

 

而这场奢侈品特卖的成功,也证实了奢侈品整个行业运营逻辑正在被改写:唯有高端品质加上高性价比,才是未来消费的最优解。

 
标签: 奢侈品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网站首页 关于我们 联系方式 使用协议 网站留言RSS订阅违规举报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