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王自如在直播中称,大家看中哪款手机赶紧下手,明年手机的售价会进一步的提高,因为供应链内存面临涨价风波的时候,那一定会通过售价(涨价)或者是减配的方式,平衡成本及成本浮动。
王自如还表示,目前内存涨价、缺货,主要是AI公司买走的,他们要建数据中心、训练大模型,而且这些公司都是不差钱的。
据了解,此前小米集团总裁卢伟冰就公开回应过新机K90定价争议,他表示全球存储成本上涨远超预期,还会持续加剧,这种成本压力已经真实传导到了终端产品上。
知名数码博主也转发表示,内存涨价的影响比想象中更严重,从供应链逐步传递消费端,未来大容量的产品会越来越贵。
存储芯片价格的暴涨堪称“史诗级”。全球闪存巨头闪迪(SanDisk)在11月突然将NANDFlash合约价格上调50%,这一举措引发整个供应链震动,创见、宜鼎国际等模组厂随即暂停报价交货,重新评估市场行情。
更早之前的10月,三星电子率先暂停DDR5合约报价,SK海力士与美光迅速跟进,直接导致DRAM供应链出现断裂风险,现货市场DDR5价格一周内飙升25%。行业人士普遍认为,存储市场已完全进入“卖方主导”阶段。
此轮存储芯片涨价的核心驱动力来自人工智能。自2022年11月ChatGPT问世以来,全球掀起人工智能数据中心建设热潮,AI服务器对存储芯片的需求呈几何级增长。
美光科技的数据显示,单台AI服务器对DRAM的需求是普通服务器的8倍,NAND需求则是3倍。
为抢占高利润市场,三星、SK海力士、美光等全球存储巨头纷纷将晶圆产能转向HBM(高带宽内存)和DDR5等高附加值产品,直接挤压了DDR4等成熟制程的产能空间,导致消费级存储供给急剧收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