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创优品Q2财报解读:营收近50亿,较同期下降17.3%

网界 时间:2025-08-26 发表评论


文 / 汪淼

美编 / 沈谨瑜

出品 / 网界财经

8月21日,名创优品公布了2025年第二季度及上半年业绩。

财报显示,名创优品第二季度营收49.66亿,预估48.4亿;调整后净利润6.915亿,预估5.682亿。同时,名创优品董事会批准了2025年上半年中期现金股息,总金额约6.4亿元。

这份成绩单里,有增长的亮点,也有利润下滑的疑问,不少人都在琢磨,名创优品这一季度到底是过得好还是不好。

01

营收增长靠什么?海外和潮玩成主要动力

名创优品二季度营收能实现23.1%的增长,不是单靠某一块业务,海外市场和旗下潮玩品牌TOPTOY的表现尤为突出。

先看海外市场。2025年第二季度,名创优品品牌海外营收19.4亿元,同比增长28.6%,这个增速比中国内地市场的13.6%高出不少。海外收入占名创优品品牌收入的比例也从去年同期的39.5%提升到了42.6%。

为了拉动海外增长,名创优品在多个国家的高势能商圈开了标杆大店,比如韩国首尔江南大道的MINISOFRIENDS店、澳大利亚墨尔本的Swanston旗舰店、泰国曼谷的bangkapi旗舰店。这些大店用“超级IP+超级门店”的模式吸引消费者,效果很明显。


美国市场是海外表现的亮点之一。2025年美国新开门店的店效是老店的1.5倍,坪效高出近30%,租售比也比老店更优。

受此带动,第二季度美国市场营收同比增长超80%。而且名创优品还调整了美国市场的采购策略,非中国采购比例接近40%,这能有效降低关税成本,对提升利润有帮助。

再看潮玩品牌TOPTOY。第二季度,TOPTOY营收4.02亿元,同比大增87%,增速远超名创优品整体营收增速。门店数量也在增加,截至6月30日,TOPTOY门店总数达到293家,同比净新开98家。

更受关注的是,TOPTOY最近完成了淡马锡领投的战略融资,投后估值约100亿港元。这个估值和高速增长的业绩,让TOPTOY成为名创优品新的增长引擎。

除了海外和TOPTOY,名创优品在中国内地市场也有一些新动作。比如推出MINISOLAND门店,截至6月末,已经在上海、北京、广州、成都等核心城市布局了11家。


这些门店的表现很亮眼,上海南京东路MINISOLAND全球壹号店开业仅9个月,单店累计销售额就超过1亿元,而且坪效比常规门店高,能贡献更高的单店利润率。

名创优品即时零售渠道上半年销售额同比飙升53%,有12个细分品类销售额破千万,近百个细类销售额同比增长超100%,线上线下一体化的推进也给营收添了力。

02

净利下滑17%,原因出在哪?

和营收增长形成对比的是,名创优品第二季度期内利润同比下降17.3%。究其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并购永辉超市带来的亏损,以及财务成本的增加。

先看并购永辉的影响。名创优品在今年收购了永辉超市的部分股权,但这笔收购目前没带来收益,反而造成了亏损。第二季度,名创优品分占永辉的亏损(扣除税项)就有1.19亿元。

而且这种亏损还影响了整体利润数据,财报里提到,分占以权益法入账的被投资公司亏损,税后净额为1.37亿元,而去年同期是分占利润29万元,同比变动主要就是因为永辉的亏损。


再看财务成本。2025年第二季度,名创优品财务成本净额为7940万元,而去年同期是财务收入净额900万元。

财务成本大增,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2025年1月发行的股票挂钩证券带来的利息开支,二是用于收购永辉股权的银行贷款产生的利息开支。

具体数据显示,与股票挂钩证券有关的利息开支为8988.5万元,与收购永辉股权的银行贷款有关的利息开支为3846.6万元。

财务成本的增加还和租赁负债有关。随着门店数量的增加,名创优品的租赁负债利息开支也在上升。

截至6月30日,名创优品集团层面门店总数7905家,同比净新开842家;其中名创优品门店7612家,同比净新开744家。

直营门店数量也从去年同期的393家增加到637家,尤其是在美国等战略性海外市场,直营门店的投入加大,这也推高了销售及分销开支。


虽然名创优品第二季度毛利率达到44.3%,同比提升40个基点,主要得益于海外高毛利收入占比提升和IP产品结构优化,但净利润还是没能扛住并购亏损和财务成本增加的压力,最终出现同比下滑。

03

两面性凸显,优势与风险并存

名创优品在业绩发布后,资本市场反应积极。8月22日,其港股股价大涨20.58%,每股报收47.10港元,总市值一天增加99.93亿港元,达到585.28亿港元。股价上涨的背后,是营收超预期、经调整净利润增长,还有高额的股东回报。

上半年,名创优品股份回购及派发股息合计约10.7亿元,占经调整净利润的84%,而且上半年股份回购金额已经超过2024年全年。中期股息方面,每股ADS股息为0.29美元,这些举措让股东获得了丰厚回报,也增强了市场信心。


但在亮眼表现和市场好评的背后,名创优品还面临着一些隐忧,最突出的就是和KK集团的诉讼纠纷。

2019年,KK集团旗下美妆集合品牌“THE COLORIST”开业后,大概1个月,与名创优品有关联关系的阿信科技就抢注了同名英文商标,覆盖多个类别。后来KK集团启动异议及无效宣告程序,2024年6月,北京高院终审认定抢注“以不正当手段取得注册”,撤销了全部类别商标。

之后,双方又陷入装潢纠纷。2022年底,名创优品升级旗下“WOW COLOUR”5.0形象,被KK集团指控与“THE COLORIST”门店视觉系统高度近似。2024年南京中院一审判决名创优品停止侵权并赔偿200万元,这是首份认定装潢抄袭的生效判决。

目前,KK集团又以商标抢注以及装潢模仿为由,在深圳中院对名创优品、法莱盛、阿信科技提起不正当竞争纠纷诉讼,案件将于9月1日进入民事一审阶段。

此前深圳中院已经明确认定,阿信科技在境外抢注“THE COLORIST”商标并恶意异议其海外商标申请的行为构成不正当竞争。如果这次诉讼名创优品再次败诉,不仅要面临赔偿,还可能损害品牌声誉,影响用户黏性和品牌溢价。


自有IP虽然被名创优品视为未来的重要战略,比如自有IP“右右酱”目前销售火爆,经常卖断货,预计今年销售规模能达到4000万,明年破亿;“吉福特熊”今年预计产生3个亿以上的GMV。

但这些自有IP的GMV基数目前还远低于迪士尼等授权IP,想要真正成为差异化竞争的核心,还需要时间和更多资源投入,短期内很难完全补齐自有IP的短板。

总结

营收增长亮眼,净利下滑需破局

名创优品2025年第二季度的业绩呈现出“喜忧参半”的特点。

喜的是营收实现23.1%的同比增长,海外市场增速接近30%,TOPTOY营收大增87%且估值达100亿港元,同时还能拿出6.4亿进行派息,给股东丰厚回报,股价也因此大涨。

这些成绩的背后,是其在海外大店布局、IP合作、即时零售等方面的有效动作。

但忧的是期内利润同比下滑17.3%,主要受并购永辉的亏损和财务成本增加拖累;而且还深陷与KK集团的诉讼纠纷,此前已有两次阶段性失利,若再次败诉,品牌声誉和经济损失难以避免。

对于名创优品来说,接下来如何解决永辉并购带来的亏损问题、控制财务成本、应对诉讼纠纷,同时持续壮大自有IP、保持海外市场的增长势头,都是需要重点应对的挑战。

只有把这些问题处理好,才能让营收增长真正转化为持续的盈利增长,巩固其在零售和潮玩领域的地位。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网站首页 关于我们 联系方式 使用协议 网站留言RSS订阅违规举报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