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收翻倍的瑞幸,留不住一线员工的心

网界 时间:2025-08-19 发表评论

文 / 小赢
美编 / 陆辰风
出品 / 网界商业评论

瑞幸咖啡最近又成了焦点,2025年第二季度财报显示,其总净收入同比暴涨47.1%,单季营收突破123亿元,上半年累计营收更是达到212亿元,几乎是星巴克中国的两倍

这样的成绩,让市场一片叫好声,说它打赢了外卖战,创下了新高。但瑞幸的高增长,好像没让自己人兴奋起来。

01
朝夕令改的规定,压垮一线员工

最近“秋天的第一杯奶茶”刷屏网络,多家茶饮品牌门店“爆单”,在活动后,瑞幸给一线员工发了88元补贴,星巴克员工则拿到相当于100 元的积分奖励。

表面上看,差距不大,但背后的工作强度却天差地别。星巴克客单价更高,出杯量更少,员工相对轻松;而瑞幸订单量暴增,员工从早忙到晚,连喝口水的时间都没有。

更让员工不满的是,瑞幸近期针对门店运营出台了两项新规定:调整标准出餐制度和物料调拨稽核。

最近瑞幸的订单涨得厉害,尤其是外卖单,这本来是好事,但问题也跟着来了。

总部发现,有些门店提前扫码出餐,可饮品还没打包,导致配送员到店取不了餐,消费者投诉变多。于是,总部出新规定,要求把外送打包纳入考核,“未打包先扫码”  就要扣分。

员工们一下就炸了。一位瑞幸员工吐槽:“外卖单量暴涨,门店不得不专门抽调人手负责打包流程,本来就忙不过来,还要兼顾及时率和标准化,太难了。”

不过,仅一周后,这一规定又改回去了,还是允许先扫码后打包。主要因素是打包完再扫码,操作起来不方便。现在稽核主要改查监控,看扫码出餐后有没有及时打包,要求尽快弄好,让配送员来了就能取。这来回一折腾,员工更累了。

除了出餐规定,瑞幸还加强了物料调拨的稽核。总部要求门店在监控下确认收货,核对数量,还要检查物料有没有开封。

这背后其实有原因。有武汉离职的店长说,以前有些区经理为了减少损耗、完成指标,会让多个门店之间调换开封后没用完的物料,这是违反规定的。有员工向总部投诉后,结果没看到管理层有人被处理,只是门店多了更多监督。

现在监控成了标配,门店调拨物料时,每一步都要在镜头下完成。有员工觉得,上面出了问题,不解决根源,反而给基层加担子,本来调拨物料就费时间,现在还要对着监控一步步来,干活更慢了。

有人说,瑞幸总说要 “求真务实”,可真出了问题,对管理层和稀泥,对员工却抓得死。这种双标,让大家心里很不舒服。

02
外卖大战下,加盟商压力也不小

瑞幸的高速增长,离不开加盟商的支持,但加盟商的日子并不好过

外卖单量上去后,配送费涨得厉害。二季度瑞幸的配送费从6.1亿元涨到16.7 亿元,翻了快两倍。总部能靠规模效应摊低成本,加盟商却不行。

7 月底,瑞幸总部也对联营商家进行过外卖补贴,单店可以拿到5000-10000元不等。看似大方,但有加盟商算了一笔账:以8月7日的活动为例,外卖675单,配送费4250元,扣去费用后实收18个点,爆单结束一看,毛利全是配送费。

瑞幸总说自己是科技公司,用数据和系统管理。但对一线来说,这些系统和规定只是增加了负担。

机器可以不停转,人却会累,现在不少加盟商也在抱怨。这样下去,瑞幸的高增长怕是难长久。

总结
瑞幸的增长,不该让一线买单

瑞幸靠外卖大战和数字化运营,创下营收佳绩,市场份额扩大。但员工和加盟商的负面反馈,是其发展路上的隐患。

一线员工对出餐、物料管理新规不满,加盟商被配送成本压得吃力。若瑞幸只顾业绩增长,忽略一线声音,未来员工流失、加盟商信心不足等问题可能出现,进而冲击品牌根基。

瑞幸要持续发展,就得处理好增长与一线利益的平衡,别让 “咖啡” 兴奋不了 “自己人”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网站首页 关于我们 联系方式 使用协议 网站留言RSS订阅违规举报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