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丨一视财经 东阳
编辑 | 高山
近期,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向百信银行开出1120万元罚单,并对该行时任行长助理于晓红作出“取消高级管理人员任职资格5年”的处罚。这张罚单不仅是百信银行成立以来收到的最高金额罚单,也是监管层对独立法人直销银行模式的又一次严厉警示.
这已不是百信银行首次因合规问题受罚。2023年8月,该行就曾因“提供个人不良信息未事先告知信息主体本人”等11项违法违规行为,被人民银行处以503.2万元罚款。
穿透千万罚单的本质
根据公告,百信违规行为具有持续性:涉事业务跨度 2021-2023 年,时任行长助理于晓红被取消高管任职资格 5 年,即便其已离任近一年仍被追责,折射出百信银行内控对高管监督一定程度上的不足。
并且这一漏洞恰逢助贷新规生效节点,根据百信银行 2024 年年报,其2024 年平台合作贷款同比缩减 42.13% 。百信银行回应称已落实整改,处罚源于 2023 年监管检查。
监管层罚单直指百信银行两项核心违规:“互联网贷款等业务管理不审慎”和“监管数据报送不合规”,这两类违规行为并非简单孤立存在,揭示了该行核心业务的一定流程的管控不足。
作为无物理网点的直销银行,互联网贷款业务是百信银行的营收支柱。2022年至2024年间,该行个人综合消费贷款占比始终保持在七成以上,这种高度依赖消费贷的业务结构,使其在风控环节面临的挑战尤为突出。黑猫投诉平台显示,截至 2024 年 11 月,该行累计投诉近 5000 条,违规催收、不当放贷占比超六成,典型投诉涉及 “暴力催收、骚扰家人、高息放贷” 等问题。
本次处罚呈现出“机构罚款+高管追责”的双重惩戒格局,于晓红虽然在2024年10月已辞去行长助理职务,但监管仍对其任职期间的管理责任作出严厉追责,反映了监管机构对银行合规管理的零容忍态度,这种精准问责机制,倒逼金融机构高管在日常经营中更加重视合规风控。
不良率攀升与盈利下滑
千万罚单背后,百信银行的资产质量也正经历严峻考验。财报显示,截至2024年末,该行不良贷款率已从2023年的1.36%回升至1.50%,个人消费贷款不良率更是达到1.56%,高于全行平均水平。
资产质量恶化直接侵蚀利润空间。2024年,百信银行实现净利润6.52亿元,同比大幅下滑23.74%。2025年上半年,信用减值损失增至近14.84亿元,同比上升约60%。
更令人担忧的是,该行贷款规模出现一定程度萎缩。2024年末,企业贷款及垫款从2023年的3.96亿元锐减至5010万元,降幅近90%。
此外,作为一家“无网点、轻资产”的直销银行,百信银行的资本充足水平正面临一定挑战。2022年至2024年,该行资本充足率从15.41%逐年降至13.74%,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从11.16%降至10.27%。进入2025年,这一趋势进一步加剧。上半年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降至9.96%,一级资本充足率和资本充足率分别降至9.96%和13.27%。资本充足率的持续走低,与百信银行的业务扩张模式密切相关。
互联网贷款业务的快速扩张需要大量资本支撑,而百信银行的资本补充渠道相对有限。截至2024年末,股东权益增长至90.45亿元,三年增长不足22亿元,内生资本积累速度难以匹配业务扩张的资本需求。
百信银行面临的另一重挑战在于负债结构的脆弱性。2024年末,该行市场融入资金占比高达55.82%,超过行业平均水平。依赖短期同业资金支撑长期信贷投放的模式,导致流动性风险敞口进一步扩大,这种负债结构也制约了其盈利能力。在银行业净息差普遍收窄的背景下,高度依赖同业资金意味着更高的资金成本,进一步压缩了本就收窄的息差空间。2024年,该行营业收入仅增长2.02%,与2023年14.27%的增速相比明显放缓,呈现出“增收不增利”的困境。
百信的整改与直销银行模式的转型
百信银行的当前困境具有一定代表性。从千万罚单暴露的合规漏洞,到不良率波动上升反映的资产质量风险,再到资本充足率持续下滑凸显的发展瓶颈,这家“金融科技标杆”需要修正以便不偏离最初的创新轨道。
更具行业象征意义的是,曾经被寄予厚望的独立法人直销银行赛道,到2025年已近乎集体退场。随着中邮邮惠万家银行被母行吸收合并,这场关于独立法人直销银行的金融创新实验,最终只剩百信银行一家。
百信银行试图调整业务结构,在“2024-2026年战略发展规划”中明确提出要提升产业金融业务占比。但截至2024年末,该行公司贷款占比仍仅为3.74%,个人消费贷仍占据76.52% 的绝对主导地位,转型进展缓慢。
面对监管处罚和经营压力,百信银行表示已全面落实整改措施,不断强化风险内控合规建设。2025年上半年,该行业绩出现回暖迹象,实现营业净收入28.75亿元,同比增长28.64%。
百信银行还将对外展示名称从“百信银行”调整为“中信百信银行”,更加突出“中信”背书,强化与传统母行的协同效应。
当下,百信银行站在了发展的十字路口。今年下半年,百信银行迎来了新任董事长。8月29日,公开信息显示,北京金融监管局核准了谢志斌中信百信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董事、董事长的任职资格。百信银行新掌门面临的压力颇大。当下,百信银行站在了发展的十字路口。作为国内首家独立法人直销银行,其探索路径无疑具有行业参考价值。在金融监管日趋“长牙带刺”的背景下,这家数字银行能否在守住风险底线的前提下重拾增长动力,市场将拭目以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