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磕技术与生态后,vivo终成高端手机“摇旗者”

曾响铃 时间:2025-10-28 发表评论

作者 | 曾响铃

文 | 响铃说

每年十月,向来是手机厂商的兵家必争之时,而今年,已经有至少九款新机确定在这一时期确定发布,在苹果占据高端机型一家独大,多家追赶的大背景下,vivo却以王者之姿打响了“十月革命”的第一枪。

10月13日,vivo X300系列旗舰手机正式发布,17日正式发售,全系不仅首发联发科天玑9500芯片、搭载京东方LTPO柔性屏,首发OriginOS 6系统,还同时公布了价格:起售价 4399 元。

从声势看,vivo发力高端赛道的决心显而易见,但这不是一个容易选择的节点。

IDC数据显示,今年第三季度,中国智能手机出货量约6840万台,同比下降0.6%。存量市场的竞争向来激烈,就在九月,小米、苹果刚刚相继推出新机,而华为,在今年第二季度就曾经以18.1%的市场份额霸榜手机市场。

强敌环饲,唯有进取。看看vivo这次的雄心壮志:摒弃单纯的硬件堆砌,与联发科深度联合研发“蓝晶x天玑9500”芯片,实现超410万分的行业首破跑分;自研影像芯片V3+与蔡司光学的融合,将移动影像推向4K 120帧杜比HDR录制的新高度。

价值升级,而价格不涨,则是vivo X300系列给市场的震撼印象,这不仅精准击中高端市场的消费痛点,也印证了vivo高端化是以技术壁垒支撑品牌向上的坚定战略。

谁都知道高端化路途漫漫,但vivo给人们的则是另一种答案:脚踏实地,久久为功

三十年长期主义:vivo用对技术的死磕,定义国产高端手机发展范式

时间回到2025年年初,vivo当家人沈炜新年致辞中,一直在强调三个字:平常心。销量、业绩、预期都没占据太多篇幅,vivo传递出来的重要信息则是:“即使面对来自成本、竞争、技术、商业结果等压力、痛苦、诱惑的干扰时,也要坚守用户导向。”

无独有偶,在上个月vivo 30周年庆典上,沈炜也在强调商业本分,就是永远保持一颗平常心,尤其是在要付出代价的时候,坚持做正确的事,并力求把事情做正确。

他的言论暗合当下的处境,中国智能手机加速高端化转型已成为市场共识。市场调查机构Counterpoint Research在今年3月份的一份报告中表示,600美元及以上价位手机份额从2018年的11%,已经增长至2024年的28%,增速不容忽视。

回到个体,vivo想到实现突破,面对的则是两大高手:通过麒麟芯片与鸿蒙生态,华为在技术底座层面罕有对手,加上国产化叙事,华为2024年在高端市场的份额从2023年的20%提升至29%,成为增长最快的国产厂商;另一边的苹果,从2024年手机销量下滑的阵痛中惊醒,早在二月就推出全新机型iPhone 16e,搭载全新A18自研芯片,起售价4499元人民币,成为苹果当时支持AI功能的最低价位智能手机,而且机型还被加入国补名单,库克的反扑攻势已然启动。

如何向上卷技术、卷品牌?vivo步步为营。2024年发布的vivo X200系列旗舰机型,凭借搭载双影像芯片、破壁流转功能等高阶配置并维持价格竞争力,以技术平权姿态席卷市场,进而成为高端机中的一匹黑马;紧接着在4月,专业影像标杆X200 Ultra与直屏生态旗舰X200s面世,前者以采用蔡司三大定焦大师镜头和蓝图影像双芯,带来颠覆性的影像创新突破,被誉为“V单”;后者凭借轻薄设计与跨系统生态互联,精准直击年轻人的高端化需求。

技术下放、价格给力,vivo的高端化之路很快有了效果。就在vivo X300系列发布前夕,国内智能手机市场2025年前三季度的份额数据正式出炉,vivo以17.2%的市场份额位居第一,第三季度市场份额更是以18.4%的比例无人能敌,这其中高端机业绩助力颇大,以vivo X200为例,根据专业人士提供截至到9月1日的实时销量,该系列累计销量已经接近460万台。

一步一个台阶,是vivo高端化战略给人的深刻印象,如果以半年为机型迭代周期来看,本次vivo X300系统旗舰机可谓诚意满满:首发联发科天玑9500处理器、全系标配蓝图影像芯片V3+、独家定制的「蓝图 HPB」传感器,搭载蔡司2亿APO超级长焦,首发索尼LYT-828云台级主摄。

所谓集大成者,恰如vivo。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在发布会上,联发科、索尼、京东方、宁德时代、蔡司、三星六大厂商集体同贺——vivo是这些科技巨头技术结晶的最佳载体。

集众家之所长,不是终点,在于市场、用户的沟通桥梁上,4399元起售的设定,让已经变为存量市场的智能高端机领域惊呼一片:当技术高配又价格亲民成为常态后,产业的升级时刻也就悄然到来。

从这一点来看,vivo遵循着三十年来朴素的商业本分,在高端化之路上徐徐前行的同时,又肩负起了不容有失的时代使命。

技术朝圣,vivo 重构了高端手机行业价值维度

在这场高端化竞逐革命中,vivo是个特别的存在。不追逐营销热度、对跨界风口的兴趣寡淡,甚至还倔强的表示过,不进入SoC芯片研发。

收敛是vivo的常态,但冷静克制的背后,却蕴藏是一种别样的长情。早在2019年,vivo就确立了设计、影像、系统、性能四条长赛道,而驱动vivo前行的动力,始终一条:用户的需求。

以影像为例,当年所有厂商都在宣传硬件参数膨胀外溢之时,只有vivo在强调摄影细分场景的使用感受。为什么与众不同?在于认知,而认知的不同,则源自于价值观。在vivo看来,功能不分高低,只有极致与否,而评价的权利自始至终只在用户手中。

于是,vivo走上一条截然不同的技术朝圣之路:硬件性能的提升始终服务于用户摄影的各种应用场景,并形成了认知-算法-硬件-产品的创新研发体系。

所以,我们看到vivo自研的影像算法和影像芯片一直以来都是业界标杆,看到vivo X300系列让人惊掉下巴的毫秒级精准追焦与响应能力,看到在蔡司超级长焦加持下一款手机如何瞬间变身为演唱会神器。而长期在影像赛道的钻研积累,也让vivo拥有了扩宽基本盘的底气,2025 年vivo就将自己深厚的影像能力、AI能力与空间计算深度融合,推出了 vivo Vision 探索版,杀入混合现实赛道,意图在教育、医疗、娱乐、工业等多个领域大展拳脚。而这条赛道上的头部玩家,更不乏苹果这样的超级巨头。vivo以后来者的姿态与强者掰手腕,不仅是因为技术积淀深厚,更因为在一片蓝海下,对自己挖掘细分场景应用价值能力充满信心。

用户是上帝,在某些人看来是陈词滥调,但在vivo这里,是不变的金科玉律。而且,与其说vivo善于捕捉用户的痛点、难点,倒不如说vivo始终在试水的路上为用户先走一步,看看这些功能:为外卖员等户外工作且需要密集看手机的用户定制了职业模式,例如超长自动锁屏功能,只为用户可以在兼顾安全和效率的前提,更好为生活奋斗;最新的vivo OriginOS 6系统,会提供关注视觉舒适度的“晕动视觉”和增进睡眠质量的“AI舒眠模式”;同时OriginOS 6加持的X300系列搭载了行业首个秒抢引擎,为抢票提供科技助力;而“听说”与“看见”两大功能矩阵,更可以帮助听障、视障用户在真实嘈杂环境中更迅速的捕捉分辨信息,极具人文关怀精神。

当极致的科技追求和以人为本的价值观在vivo企业基因中交融,也就造就出了它与众不同的品牌情感,更注定了它遵循长期主义的路线实践。

创新能力复用,vivo 打造国产高端品牌出海范本

赛道内的玩家都知道,国内市场竞争激烈,手机厂商的未来在海外市场。vivo的海外市场表现如何? 在东南亚,vivo过去十年中频频落子,在印尼、马来西亚、泰国等国,vivo都占据销量排行榜前列。据机构Canalys数据显示,2024 年以出货量计,vivo 在该地区占据高达13%的市场份额。

而在欧洲,vivo早在2017年与FIFA签订两年世界杯赞助商;2020年又拿下两届欧洲杯的全球合作伙伴,同时广告也大规模进军大型线下商超。

长期的布局下,vivo也收获了巨量的海外用户。在不久前的举行的vivo开发者大会上,vivo高级副总裁兼首席技术官施玉坚透露,vivo目前已在全球拥有超过5亿用户,业务覆盖全球60多个国家和地区。

但这或许不是看透vivo未来的关键。

根据现实,在向上出海的大潮中,vivo也懂得有先有后:在优势市场,有品牌积淀的区域就迅速升级用户认知,在新兴市场,vivo利用技术优势高举高打,迅速利用高端产品的极致性价比占据用户心智;而在存在壁垒的市场,vivo则在等待技术迭代、产品升级的机会。

机会在哪里?从vivo的布局看,以机器人、MR设备为主的高端设备都是vivo杀入发达市场的抓手。

以机器人为例,在三月的博鳌亚洲论坛2025年会上,vivo执行副总裁、首席运营官,中央研究院负责人胡柏山正式官宣,vivo成立机器人Lab(实验室),进军机器人行业。

一石激起千层浪,当时,vivo给出的答案是机器人赛道与vivo深耕手机行业所需的能力积累高度匹配。而实际上,机器人作为多学科、多产业交叉行业,背后需要的是先进的AI技术、完善的先进制造业支撑、庞大的资金储备甚至丰富的场景需求。

显然,vivo除了拥有深厚的技术积累,还有一点发达市场无法比拟的优势,中国产业升级浪潮带来的时代红利。这才是vivo选择静待时机的真正底牌,而且包括vivo在内的产业玩家都相信,市场需求喷薄而出的时间,就在不远的将来。

所以,虽然向上出海的vivo针对不同市场,设计有先有后的策略,但时代机遇,只留给有准备的弄潮儿。

*本文图片均来源于网络

*此内容为【响铃说】原创,未经授权,任何人不得以任何方式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

#响铃说   Focusing on企业数字化与产业智能化升级,这是关注一切与创业、产业和商业相关的降本增效新技术、新模式、新生态 NO.475深度解读

【完】

曾响铃

1钛媒体、人人都是产品经理等多家创投、科技网站年度十大作者;

2 虎啸奖评委;长沙市委统战部旗下网络名人联盟成员;

3 作家:【移动互联网+ 新常态下的商业机会】等畅销书作者;

4 《中国经营报》《商界》《商界评论》《销售与市场》等近十家报刊、杂志特约评论员;

5 钛媒体、36kr、虎嗅、界面、澎湃新闻等近80家专栏作者;

6 “脑艺人”(脑力手艺人)概念提出者,现演变为“自媒体”,成为一个行业;

7 腾讯全媒派荣誉导师、功夫财经学者矩阵成员、多家科技智能公司传播顾问。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网站首页 关于我们 联系方式 使用协议 网站留言RSS订阅违规举报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