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赢利润却输掉主赛道?特步“创二代”接棒能否破局

观潮商业 时间:2025-04-02 发表评论

在国产运动鞋服行业竞争白热化的背景下,被称为“中国跑步第一股”的特步国际2024年交出了一份亮眼答卷,净利润创历史新高。虽然这份成绩单彰显了特步在多品牌矩阵建设上的成效,但也暴露出主品牌增长乏力的隐忧。

同时,随着特步创始人丁水波的女儿们加速进入核心管理层,也引发了市场对家族企业代际传承的关注。面对安踏、李宁等品牌的强势挤压,以及泉州千亿姻亲圈交织的复杂利益网络,这场“创二代”的接棒行动可能使特步的家族化治理与战略转型迎来双重考验。

增长背后的“含金量”

3月18日,特步国际发布2024年业绩报告,集团持续经营业务收入为135.77亿元,同比增加6.5%;净利润为12.38亿元,同比增长20.2%,创历史新高。

目前,特步将业务板块按照多品牌运营的模式划分为大众运动、时尚运动和专业运动三类,去年业绩高增长得益于多因素的共同作用。

专业运动板块表现抢眼,尤其是索康尼品牌在国内马拉松赛事热度回升的背景下,其高端定位和市场认可度提升,并于2023年成为特步旗下首个实现盈利的新品牌,2024年的营收首次突破10亿元,零售流水增长超过60%。

其次,特步主品牌在大众运动市场依然保持稳定贡献,收入达到123.27亿元,同比增长3.2%,占总营收的比重高达90.79%。特步加速推动的DTC(面向消费者)模式转型也初见成效,通过收回分销权、加强直营渠道建设,增强了数据驱动和零售效率,提升了毛利率。此外,特步还出售了持续亏损的时尚运动品牌,以减轻财务压力。

然而,特步也面临着主品牌增速放缓的挑战。从2022年开始,特步主品牌的增速呈逐年大幅下滑趋势,自2022年的同比增速25.9%,降至2023年的7.4%和2024年的3.2%。

这背后是市场饱和、竞争加剧、消费者需求变化以及品牌老化等多重因素的影响。在低线市场,特步的红利被逐渐消耗,而一二线市场又面临着安踏、李宁、耐克等品牌的激烈竞争。同时,消费者对运动产品的需求日益多元化,特步主品牌在产品创新和差异化上面临更大挑战。而与新兴品牌相比,特步主品牌在年轻消费者中的吸引力有限,品牌老化问题逐渐显现。

在2019年,特步就已开启多品牌、国际化发展战略,以2.6亿美元的价格收购韩国衣恋集团旗下的时尚运动品牌盖世威、帕拉丁,构成时尚运动板块;同年,特步还与Wolverine Worldwide成立合资公司,对索康尼和迈乐两个跑鞋品牌在国内市场进行开发、营销及分销,构成专业运动板块。2023年底,特步收购索康尼在中国40%的知识产权,又在2024年1月收购了与Wolverine Worldwide组建的合资公司的剩余股权,使合资公司成为其全资子公司。

不过,特步的时尚运动板块即便从2019年到2023年的营收稳定增长,营收占比从5.7%提升至11.2%,但经营却持续亏损。因此,2024年5月,特步以1.51亿美元出售了旗下持有盖世威和帕拉丁品牌的全资附属公司,战略性收缩亏损业务。值得关注的是,接手方公司为特步的大股东家族。

近年来,国产运动鞋服行业呈现出高度竞争的态势,品牌众多、产品同质化、国际品牌冲击以及消费者需求多元化等问题,也使得特步在市场拓展和份额争夺中面临诸多困难。

与安踏、李宁等竞争对手相比,特步在品牌影响力、市场覆盖度、产品专业性等方面仍存在一定差距。例如,安踏的优势体现在一是多品牌矩阵完善,涵盖斐乐、始祖鸟、可隆、迪桑特等多个知名品牌,覆盖不同消费群体和市场层级;二是资本运作能力强,通过并购实现快速扩张;三是品牌影响力大,在中高端市场具有较强的竞争力。安踏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708.3亿元,同比增长13.6%;归母净利润(包括合营公司AMER影响)156亿元,同比增长52.4%。

李宁的优势则集中体现在品牌历史深厚,具有较高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在专业运动领域技术积累丰富,产品专业性强等。李宁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286.76亿元,同比增加3.9%;归母净利润为30.13亿元,2023年同期为31.87亿元。

特步采取与安踏、李宁“错位竞争”的策略。在专业运动领域,特步以马拉松赛事IP构建护城河,但2024年4月的北京半程马拉松赛却让特步深陷“买脚”风波,最终因未明确标注外籍配速员身份而被取消赛事合作伙伴资格。在大众市场,通过柔性供应链系统实现快速上新,但与361度、鸿星尔克等品牌在中低端市场的竞争加剧。同时,相较于安踏的生态布局与李宁的品牌溢价能力,特步在资本运作与市值管理方面仍存在明显差距。

从“守业”到“创变”

在发布业绩的同时,特步的二代接班进程也明显提速。3月18日,特步宣布,丁利智获委任为新任CFO。至此,特步董事会及高级管理人员已有4名丁氏家族成员。

丁利智现年32岁,拥有伦敦大学学院经济学学士学位,为特步创始人、执行董事兼主席丁水波的长女,也是执行董事丁美清、丁明忠的侄女。2017年,丁利智加入特步,2024晋升为副总裁,分管财务系统。

丁水波的次女丁佳敏则主要负责电商业务。2021年,特步计划推出针对年轻女性的全新产品线,丁佳敏是特步新开拓的女子品类“半糖系列”主理人,其在社交媒体上拥有超百万粉丝,以“企二代”人设形成流量效应,近年来活跃于特步的各类活动中。

(丁利智(左)与丁佳敏,图片来源:视频截图)

在业绩会上,丁水波还表示“交棒还早了一点”,并强调企业操盘手不限于家族成员。

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统计数据显示,国内民营企业中,80%以上都是家族企业。从2017年至2024年,约四分之三的家族企业面临交接班,堪称民营企业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波家族企业传承。今年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新希望集团董事长刘永好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表示:“我基本认为,传承要早一点做安排。”

然而,国内外真正从一代传到二代、三代的家族企业并不多。麦肯锡的一项调查显示,全球家族企业的平均寿命为24年,传递至第三代的不到13%;传承三代之后依然能够为股东创造价值的仅有5%。

在新消费时代,从“守业”到“创变”,二代接班人面临着诸多考验和挑战。市场需求变化迅速,消费者对产品品质、个性化、体验感等方面的要求越来越高,二代接班人需要敏锐洞察市场变化,及时调整企业战略。其次,科技的快速发展促使企业不断进行技术创新,以提升产品竞争力和运营效率,二代接班人需要加大对技术研发的投入,推动企业数字化转型。

在品牌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环境中,品牌建设与升级是企业发展的关键,二代接班人不仅需要传承和弘扬企业品牌文化,还需结合时代特点进行品牌创新,提升品牌影响力。同时,吸引和留住优秀人才,打造高效的管理团队,是企业持续发展的保障,二代接班人需要具备良好的领导力和团队管理能力。此外,家族企业传承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代际磨合问题,也可能对企业的稳定发展产生一定风险。

不少案例显示,与一代企业家相比,“企二代”更具互联网运营思维优势,但也不乏失败的交接案例。例如,美特斯邦威的胡佳佳在接班后的7年内亏损超32亿元,因此创始人周成建在2024年1月重新掌管公司。

2024年巨亏79亿元、交出上市以来最差成绩单的国内锂资源龙头天齐锂业,也是创始人蒋卫平将公司交到“85”后女儿蒋安琪手里的首个年度。在巨亏业绩的重压之下,蒋卫平在3月27日举行的2024年度业绩说明会上声援蒋安琪。蒋卫平表示,“交班是我到了岁数一定会交,这个交班不仅仅是把董事长名号交出去,而是一个传承。”

再回到特步,在此前丁家两姐妹最受关注的是豪门之间的联姻。2020年,丁利智与九牧集团创始人林孝发长子林晓伟结婚。2024年,丁佳敏与七匹狼创始人周少雄的儿子周力源结婚。九牧集团、七匹狼与特步一样都是从晋江走出来的民营企业。

据媒体报道,以七匹狼为中心,包括安踏、九牧集团、八马茶叶、高力集团在内,福建泉州正在形成一个千亿姻亲圈。虽然这种家族企业联姻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强化了企业之间资源协同,实现优势互补,降低运营成本,提升整体竞争力,但过于依赖家族关系也可能导致企业决策不够市场化,影响企业的创新能力和市场适应能力。

结语

在从家族企业到上市公司的转变中,特步如何平衡“血缘纽带”与“职业化治理”?二代接班人又将如何应对国潮红利消退、市场竞争白热化的新挑战?

当丁氏姐妹站在父辈构建的商业帝国之上,她们需要完成的家族企业传承不仅是财富和权力的交接,还有如何在传统与创新之间找到平衡点,如何在家族利益与市场规律之间建立新秩序。(图源:特步官网及年报等)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网站首页 关于我们 联系方式 使用协议 网站留言RSS订阅违规举报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