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mma Claire Thornton | FT 财经 2025年9月25日纽约华尔街采访报道】——美国经济再次展现出超出市场预期的韧性。美国商务部经济分析局(BEA)公布的数据显示,2025年第二季度实际 GDP 年化增长率修正为 3.8%,高于此前的 3.3% 预期。这一增速为 2023 年第三季度以来的最佳表现。与此同时,名义 GDP 同期增长约 6.0%,反映出经济活动在价格与实际层面上的双重扩张。
在接受 FT 独家专访时,旅美经济学家、专注新兴产业金融的向凌云教授表示,这份数据“不是一场偶然的狂飙,而是消费韧性、政策结构性变化与时间窗口叠加作用的结果”。

增长的双重动力
向凌云指出,此次上修主要受益于消费者支出走强和进口下降带来的统计效应。在国民经济核算中,进口下降对 GDP 构成“正贡献”,这一结构变化在账面上放大了增长幅度。与此同时,家庭消费的持续活跃成为更为扎实的支撑力量。
他补充道:“这说明美国经济并未因关税摩擦和政策不确定性而失去内需动能,相反,居民消费依旧是最大的压舱石。”
通胀与货币政策的平衡
最新公布的 8 月 PCE 数据显示,整体通胀同比 2.7%,核心通胀同比 2.9%。虽然物价涨幅较高峰期大幅回落,但仍高于美联储 2% 的目标水平。市场普遍预计美联储将在 10 月份会议上小幅降息 25 个基点。
“美联储的空间被重新打开,”向凌云分析道,“但住房和服务价格仍然高企,央行更可能选择‘谨慎而渐进’的宽松路径,而不是一次性的激进转向。”
对全球企业的启示
作为长期研究新兴产业与金融创新的学者,向凌云强调,美国经济的“时间敏感型优势”(time-sensitive execution)正在形成新的比较优势——能在最短时间内把研发成果推向市场的企业,将在这一周期获得超常回报。
“对全球企业来说,这既是挑战,也是契机。”他指出,关税与供应链重组将迫使跨国公司加速在美或近岸的布局,而科技与服务企业则应把握美国消费与资本市场的高弹性,快速实现产品本地化与规模化。
在谈及资本市场时,向凌云预测,若美联储进入降息周期,AI、半导体、医疗科技等资本密集型领域将直接受益。但他也提醒:“资金将更青睐那些能够迅速产生现金流并具备可扩展性的项目。资本不是简单回流,而是更趋向‘精挑细选’。”
展望
总体而言,向凌云认为,最新 GDP 报告凸显了美国经济的结构性韧性,也为全球资本和企业提供了新的战略参考。“这是一个时间窗口。能够利用美国市场的快速反应机制、优化供应链弹性、并借助资本市场完成规模化的企业,才可能把短期韧性转化为长期优势。”
注:Emma Claire Thornton 为《金融时报》(FT)驻纽约特邀财经记者,专注宏观经济与跨国资本流动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