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辞任上市公司董事局主席到退出《再见爱人5》:路行千万行贿疑云下的商业困局

观潮商业 时间:2025-10-27 发表评论

近日,婚姻观察类综艺《再见爱人5》开播,演员邓莎与其丈夫路行作为嘉宾亮相,路行轻描淡写地将妻子价值归结为“生儿子”,迅速引发舆论风暴。节目开播次日,港股上市公司创联控股公告称路行辞去执行董事兼董事会主席职务。

在《再见爱人5》镜头外,顶着“商界精英”人设的路行,被爆曾向国家工作人员行贿款物超千万元,而其曾掌舵十年的创联控股早已深陷连续亏损、股价暴跌的泥潭。

“霸道总裁”要隐退?

10月24日,演员邓莎在其微博上发布:代声明,因个人原因,路行即日起退出《再见爱人》节目。

紧随邓莎发布声明后,再见爱人官微更新《再见爱人5》第二期节目动态,节目中已无路行任何镜头,虽然邓莎在节目中仍有出镜,但基本相当于一个“现场观察员”的角色。而前一天即10月23日,再见爱人官微发文称“《再见爱人5》第二期将调整播出计划推迟上线,感谢大家的支持和耐心等候。”

此前,节目嘉宾邓莎老公路行被曝行贿超千万元,但路行与节目组均未对此进行回应。

10月16日,《再见爱人5》刚一开播,邓莎与路行这对“女明星+富商”夫妻便成为话题焦点。在节目“婚姻体检”环节,当导演问及“认为对方对这段关系最大的付出是什么”时,路行未加思索回应“生儿子”。谈及邓莎的演艺事业,他不清楚也不好奇妻子的工作内容:“反正她就演那些宫女、丫鬟”。这番言论一出,迅速在社交媒体引发轩然大波。

邓莎在节目中自述称,两人因为怀孕选择结婚,最近几年已经是“半分居状态”,平时的相处模式是有事说事,有时候一个星期都没有一条短信。她曾在节目放出的预告片里坦言,自己面对的是“丧偶式婚姻”。

节目提到,两人2012年结婚,2013年生子,路行曾在中国建设银行北京分行工作19年,任副行长。2010年1月至2014年担任香港联交所上市公司第一视频集团执行董事。现任创联控股有限公司(原中国创联教育金融集团)董事会主席、执行董事,并担任创联教育CEO。

从国有银行高管到上市公司董事会主席,这位“霸道总裁”的履历可谓光鲜亮丽。创联控股此前财报显示,路行于2014年12月11日获委任为该公司执行董事兼董事会主席,亦为公司多间附属公司的董事。

在节目中,路行自述今年58岁,为民营企业家,“公司加起来有百家左右”。这也暗示了其商业版图庞大,但创联控股的实际经营状况却远非“成功”。

创联控股的主营业务是教育服务及金融服务。今年9月26日发布的2025财年(统计区间为2024年7月1日至2025年6月30日)业绩公告显示,截至2025年6月30日的12个月,公司收入6.55亿元人民币(下同),同比减少21%;毛利7592.2万元,同比减少25.86%;年度亏损6901.3万元,减亏9217.2万元;归母净亏损7115.2万元,减亏8719.5万元。

实际上,创联控股自登陆港交所以来,多数财年处于亏损状态。例如,其上市后的2015财年、2016财年、2017财年、2019财年、2020财年、2023财年以及最新披露的2025财年,归母净利润均为亏损。仅有2021财年及2022财年实现连续两年盈利,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301万元、1352万元。

2025财年业绩报告还显示,创联控股总收入中约4.94771亿元来自金融服务业务,占比约76%;约1.6亿元来自教育服务业务,占比约24%。

创联控股表示,年内旗下关键附属公司北京中金保险经纪有限公司已于中国近10个省市建立分支网络,包括上海、山东、江西、天津及广东等,报告期内录得收入约4.91亿元。旗下瑞联金融集团有限公司为证券及期货条例项下的持牌法团,管理多个基金,资产总规模约20亿港元。

在教育服务方面,创联控股正运营超过200个面向机构B端使用者的大规模网络培训和教育服务平台和1个面向移动互联网C端用户的网络教育平台(融学云)。目前,该公司有超过800万付费用户。于过去数年,其网络培训平台已经为超过8000万人次提供培训。

不过,截至10月23日收盘,创联控股股价仅0.035港元,总市值缩水至2.36亿港元,沦为港股市场典型的“仙股”。邓莎和路行也曾在节目中提及“这几年工作上没有那么顺利”。

就在节目播出的第二天,即10月17日,创联控股发布公告称,路行因欲投入更多时间于其个人业务发展,已辞任创联控股有限公司执行董事兼董事会主席,辞任自2025年10月17日起生效。

这一时间点之精准,令网友难以不产生联想:是巧合还是风险切割,亦或是为了通过综艺积累流量,为后续转型直播带货铺路?

这些疑问都指向一个更深层的原因:路行或许并非真正“退居幕后”,而是从实体企业转向流量经济,试图将“争议”转化为“流量资产”。

《再见爱人》系列素有“嘉宾造星机”之称。例如,第一季中感动无数人的影后郭柯宇近年来片约不断,佟晨洁、傅首尔开启了自己的播客;第四季中杨子、留几手、葛夕、麦琳等人集体转战直播间,黄圣依也迎来了事业第二春;同样曾引发舆论风暴的第二季嘉宾张婉婷在社交平台上已定期开启直播带货。

创联控股公告中“个人业务发展”的表述,更被市场解读为路行计划借综艺流量转型个人IP,可能模仿此前节目嘉宾“综艺引流-直播变现”的路径。不过,随着路行退出《再见爱人5》,其借助综艺流量转型的方式可能行不通了。

此外,天眼查显示,路行目前关联着8家企业,其中5家处于存续状态,业务涵盖教育投资、科技等领域,其中持有北京创联教育投资22%的股权。

千万元行贿案浮出?

路行退出《再见爱人5》,市场猜测可能是因为“陷入行贿风波”。据界面新闻报道,《再见爱人5》嘉宾之一、演员邓莎的丈夫路行被曝曾向某退休干部行贿股票、现金近千万元。同时,据澎湃新闻报道,今年7月,中国裁判文书网发布的一则刑事判决书,揭开了路行及创联控股上市的一段不为人知的往事。

根据《史某燕受贿一审刑事判决书》【(2024)陕1002刑初153号】,商洛市商州区人民检察院指控,被告人史某燕利用担任某中心远程培训处副处长、处长及中人某华公司高管等职务上的便利,在中人某华公司经营过程中为路某提供关照和帮助,非法收受路某所送的价值812.44万元某联控股股票3141万股、现金人民币160万元、价值人民币47万元的福卡。法院一审以史某燕犯受贿罪判处其有期徒刑10年6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100万元;违法所得207万元中,已退缴94万元,剩余部分继续追缴。

判决书显示,2005年9月,某中心与北京时代某华教育发展有限公司共同成立北京中人某华教育科技有限公司,主要负责运营某培网,注册资本100万元人民币,各占股50%。2009年,时代某华公司欲出售其在中人某华公司的股份。路某获悉后,由其控制的北京某语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后更名为北京某联教育投资有限公司)收购时代某华公司在中人某华公司的全部股权后,再继续进行增资,将北京某联教育投资有限公司持股比例变为51%等。

判决书还显示,为促成股权转让、取得中人某华公司的控股权,并在后续经营过程中得到被告人史某燕等人的帮助和照顾,路某承诺等上述目标实现,通过资本运作其在香港公司借壳上市成功后,将给予某中心在中人某华公司任职的人员相应的干股。

判决书显示,2014年5月,路某完成了香港上市公司中国某联教育集团有限公司的股权重组和增发股票,成功借壳上市,获取该公司19亿股股权。按照前期承诺,路某送给被告人史某燕3141万股某联控股股票的干股。同时,路某根据被告人史某燕的现金投资额分给其1289.3万股某联控股股票。

此外,判决书显示,路某为了感谢被告人史某在某中心远程培训处工作期间,对中人某华公司的帮助和关照,同时为继续与史某维持关系,在中人某华公司运营中继续得到史某的帮助,还分五次送给史某现金人民币94万元。判决书中还显示了路某作为证人,提供的证人证言,其中描述了其多次向史某送去现金的情况。

港交所公告显示,经过多轮重组收购,2014年1月28日,港股上市公司中国东方文化正式公告更名为中国创联教育集团有限公司(股票简称“中国创联教育”)。此后,公司又经历两次更名,于2017年更名中国创联教育金融集团,并于2021年底更名创联控股。2014年5月5日公司公告,根据此前收购协议,完成了总代价3.99亿港元的收购以及合共19亿股优先股的发行。

澎湃新闻等多家媒体指出,此份判决书中所提及的行贿人员“路某”疑似近日参加《再见爱人5》的嘉宾路行。不过节目组、创联控股及路行等方面均未对此做出相关回应,但节目的正常播出已然受到影响。

另据红星新闻报道,对于该判决书中的行贿人员“路某”是否另案处理或受到相应处罚,暂未在裁判文书网等平台上查询到相关内容。

然而,路行亮相综艺节目已引发了“行贿者能否成为娱乐嘉宾”的讨论。极目新闻在评论文章《邓莎老公路行被曝曾行贿千万元,违法行为不可沦为娱乐谈资》中指出,“让一个与行贿案深度绑定的人物,堂而皇之地在综艺里大谈情感婚姻故事,甚至试图通过争议性言论立人设,后期还可能通过综艺手法‘洗白’,传递的无疑是错误的价值导向,漠视法律尊严,玩弄观众情感,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要求背道而驰,不但不合适,而且很危险。”

这一问题还可以从法规依据、平台责任、社会影响三个维度进行分析。在法规层面虽无明文禁止,但存在“精神文明”红线。目前,我国《广播电视管理条例》及相关法规中,未明确禁止有行贿记录但未被追责者担任综艺节目嘉宾,但均要求节目内容“符合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要求”“传播先进文化”“抵制低俗、庸俗、媚俗内容”等。

在平台责任方面,根据《关于进一步加强广播电视主持人和嘉宾使用管理的通知》,播出机构应对嘉宾身份信息进行核实,并综合考虑其社会形象,判断其是否适宜发声出镜。对于嘉宾是否曾因行贿等违法行为被追责,无明确法律要求必须调查其刑事记录。对此,有法律人士指出,合理边界在于是否已尽合理注意义务,如通过公开渠道了解嘉宾的背景、是否存在明显争议等。

从社会影响来说,综艺娱乐化的滤镜会消解违法行为的严肃性。极目新闻评论指出,“行贿受贿绝非寻常八卦谈资,而是严重破坏社会公平的违法行为”,“娱乐节目不能成为违法行径的‘漂白剂’,更不能成为歪曲价值导向的推手”。

此外,伴随路行疑似行贿风波发酵,艺人背调再度成为热议话题之一。 据蓝鲸财经报道,提前了解艺人可能存在的雷点成为行业刚需,背调生意因此兴起。经历数年发展和业务锤炼,艺人背调已经成为一项成熟的业务,甚至内容已经细化至亲好友有何风险点、粉丝是否好斗等方面。(图源:再见爱人官微、东方财富、判决书等)

风险提示:本文内容基于公开信息整理,不构成投资建议。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网站首页 关于我们 联系方式 使用协议 网站留言RSS订阅违规举报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