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电子消费市场高速迭代与政策红利叠加,万物新生(爱回收)集团发布的2024年第四季度及全年财报,向行业提交了一份突破性答卷。
这家成立13年的循环经济领跑者,踩准了“政策红利+消费分级+技术赋能”的三重风口,不仅完成了从单一回收服务商到全产业链价值运营商的转型,更在环保与商业价值的平衡中踏出一条发展路径。
首次转正
3月11日,万物新生发布了2024年第四季度及全年业绩报告,无论是营收还是利润,都呈现出强劲增长态势。
财报显示,万物新生2024年总收入达163.3亿元,同比增长25.9%;non-GAAP经营利润为4.1亿元,同比增长62.8%;non-GAAP净利润3.1亿元,同比增幅39.5%,连续三个财年保持盈利。同时,公司实现年度GAAP经营利润首次转正,达到2897万元,这意味着盈利能力已发生质变。
其中,万物新生第四季度的营收为48.5亿元,同比增长25.2%;non-GAAP经营利润为1.3亿元,同比增幅达61%;non-GAAP净利润为1.2亿元,同比增长35.1%;GAAP净利润为7742万元,同比增长近27倍。
分业务来看,万物新生通过自营(1P)与平台(3P)业务协同发展,2024年实现了收入结构优化。其自营产品销售收入达148.4亿元,同比增长27.3%;平台服务收入14.8亿元,同比增长13.5%,显示出生态化服务能力的稳步提升。分季度来看,四季度自营收入44.6亿元,同比增长26.6%;平台收入为3.9亿元,同比增长10.7%。
现金管理方面,截至2024年末,万物新生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受限资金、短期投资及第三方支付平台账户余额共计29.2亿元。同时,公司已使用2590万美元回购约1030万股ADS。
万物新生的业绩突破体现了政策东风与内生能力的共振效应。国家持续推进消费品以旧换新,直接激活了二手回收市场的需求。万物新生深度参与京东等头部平台的换新场景,四季度在京东以旧换新回收额占比超50%。
其次,万物新生自营业务的增长得益于回收规模扩大及线上零售渠道拓展。2024年,拍拍、爱回收门店和官网、新媒体渠道的toC 销售能力大幅提升;B2C自营严选销售全年GMV达55亿元,同比增长90%;基于供应链能力提升B2C的选货效率,并上线“以销定修”项目,让消费者可选货源实现翻倍提升。
通过线下门店能力迭代,万物新生将服务范围从手机扩展至家电、奢侈品等多品类回收。截至2024年末,线下门店覆盖全国283座城市,门店总数达1861家,673家门店支持多品类回收,全年多品类回收交易额同比增长近3倍。
此外,万物新生还提升了运营效率与优化成本控制。通过加强报价能力建设,降低用户在门店的回收服务时长,提高回收报价的接受率,提供了更加便捷、高效、优质的服务。公司2024年的non-GAAP经营利润率从2023年的1.9%提升至2.5%,其中第四季度的non-GAAP经营利润率从2023年同期的2.1%提升至2.7%。
生态闭环纵深布局
经过多年发展,万物新生通过“收旧”到“焕新”的全链条布局,逐步构建起循环经济生态闭环。其战略纵深涵盖C端能力强化、多品类破局、技术底座升级、生态协同以及环保与社会责任践行等多个维度。
对于消费行业来说,C端用户是企业发展的核心驱动力。因此,万物新生在C端能力强化上通过多维度布局,构建起用户服务壁垒。
一方面,通过自营业务(1P)和平台业务(3P),实现从回收、质检、翻新到销售的全流程掌控,并通过完善合规翻新流程,保障“低价好货、持续供给、售后放心”,进一步提升用户对二手商品的信任度。例如,第四季度1P收入中的toC销售占比提升至29%,同比提升了8个百分点。
另一方面,万物新生加速爱回收门店的全国布局。在2024年线下门店总数的基础上,2025年计划再新增800间爱回收门店,同时扩充1000名上门服务员工。这种扩张不仅提升了服务的可及性,更通过“当面回收并当场放款”的履约网络,增强了用户体验,提高了用户的需求转化率。
新媒体营销与品牌建设同样是C端能力强化的重要一环。万物新生在抖音、小红书等新媒体平台,通过丰富的内容营销,吸引用户到店或线上下单。同时,借助多品类回收和特色环保活动,提升用户对爱回收APP及小程序的使用频次。
多品类业务的拓展,是万物新生业务版图中迈出的关键一步。该业务不仅提升了单店产出和运营模型的增量利润贡献,更让爱回收从单一的手机3C回收平台,跃升为能够满足用户多样化需求的一站式回收解决方案提供商。通过复用门店基础能力,形成“手机3C+多品类”的协同效应,强化了“爱回收不只收手机3C”的品牌认知。2024年,多品类回收贡献了服务收入的8.6%,而2023年这一比例仅为2.3%。
万物新生还通过生态协同,与产业链上下游伙伴共同构建了一个互利共赢的商业生态系统。例如,与京东的战略合作是双方基于行业领先的供应链能力,共同升级交付服务。同时,万物新生旗下的B2B平台拍机堂作为国内二手手机3C货源中心,通过创新卖家端的本地新媒体流量扶持、买家端的分层服务和直播供货,综合提升了商家生态的活跃度,截至2024年末累计注册商家突破85万。此外,拍拍POP业务向寄卖模式升级,打通商家货源地,聚集行业分散货源,综合降低了中小商家在京东平台进行二手零售的成本,2024年拍拍寄卖交易规模同比增长近6倍。
万物新生还通过AI技术提升运营效率。在自动化质检方面,东莞和常州的运营中心广泛应用AI图像识别技术,实现商品外观和内部质检属性的自动判定,降低人工成本,提高质检准确率。2024年四季度,公司开始部署开源大模型,应用于门店合规巡检、员工数字人培训、内部知识库优化等场景,提升协作效率。
在2024年四季度及全年财报电话会上,万物新生的管理层明确表示,2025年的战略聚焦于三个坚持,即“坚持体验驱动,大力投入C端业务;坚持投入爱回收品牌的建设;坚持投入交付能力的建设”。
一方面,万物新生将集中资源坚持投入“C端收,C端卖”的战略。公司升级了用户体验驱动的机制,设置了集团用户体验委员会,专项研讨并优化用户体验。在回收价格、面对面交易占比、上门即时率、质检后议价率等多个用户体验指标上持续提升优化。
另一方面,坚持投入爱回收APP和爱回收品牌建设。积极探索新媒体能力,围绕爱回收“国民第一回收品牌”,通过以回收服务为主题的新媒体内容,吸引更多用户来到爱回收门店,尝试体验回收服务,并通过多品类回收和“返航新生”环保特色活动,提升用户使用爱回收APP和小程序的频次,体验爱回收的服务能力。
坚持投入交付能力的建设。未来三年实现5000家门店、5000名上门回收工程师以及累计铺设10万台社区回收机,即完成3倍能力提升目标的“551工程”,通过线上发力线下联动,打造扎实有力的回收基础设施。
此外,万物新生2025年将继续深化AI在智能客服、智能质检、智能定价等领域的应用,发展“AI+循环经济”创新模式,以实现更多回收场景和业务流程下的降本增效。同时,关注AI大模型在手机、PC终端的普及,探索智能硬件迭代带来的业务机会。
循环经济黄金时代
循环经济不仅有助于减少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还能推动经济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以手机为例,我国每年产生4亿部以上废旧手机,其含有的贵金属若能有效回收利用,将产生巨大的经济和环境效益。同时,通过延长产品的生命周期,减少对原生资源的依赖,有助于缓解资源短缺问题。
2024年,国家出台一系列政策支持消费品以旧换新,推动了循环经济的发展,也促使二手消费品市场规模迅速扩大。进入2025年,以旧换新“国补”政策继续扩容,不仅资金规模增加至3000亿元、补贴品类范围扩大,而且市场还预计今年政策落地的重点将从一二级市场扩展到县级市场。
今年1月20日,国家对手机、平板电脑、智能手表等3C数码类产品的以旧换新补贴正式落地,对回收业务的提振作用明显。数据显示,今年1-2月,爱回收手机品类回收额同比增长100%;春节假期期间,C2B回收业绩实现了70%以上的同比增长。
当政策红利期与技术突破期叠加,循环经济正从边缘赛道走向舞台中央,但行业仍面临多重考验:如何将补贴驱动的脉冲式增长转化为内生性增长?如何在规模扩张中守住毛利率红线?如何在数据资产开发与用户隐私保护间建立平衡?
万物新生的稳健发展表明,真正的竞争优势来自基础设施、技术沉淀与用户体验的三角耦合。随着“551工程”落地和AI效能释放,万物新生预计将通过发挥合规整备能力,及以拍机堂为核心的高效率周转能力,促进更多二手3C商品有效率和有利润的流通。通过爱回收严选门店和官网的零售能力,服务全国消费者对严选二手的购买需求。公司的目标收入增速在2025年预计实现超过2024年的加速增长。
万物新生通过“场景+供应链+技术”三重壁垒构建,正从垂直回收商升级为循环经济基础设施运营商。其路径不仅体现了二手行业的未来发展趋势,更成为经济绿色转型的微观样本。在“以旧换新”从政策热词变为全民行动的进程中,这家“科技+环保”型企业的生态闭环价值或将迎来指数级释放。(注:non-GAAP口径,即经调整口径,均不含员工股权激励费用、无形资产摊销及因收购产生的递延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