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鸿蒙真的站稳了!连续六个季度压过苹果

网界 时间:2025-09-25 发表评论


文 / 汪淼

美编 / 顾青青

出品 / 网界

9月22日,市场调查机构CounterPoint Research发布报告,报告显示,从2024年第一季度到2025年第二季度,华为鸿蒙系统已经连续六个季度在中国市场超越苹果iOS,稳稳占据中国第二大智能手机操作系统的位置。

这个结果并非偶然爆发,而是鸿蒙生态长期蓄力后的必然。要知道,iOS在中国市场深耕多年,拥有庞大且忠诚的用户群体,想要实现份额上的超越难度极大。但鸿蒙做到了,而且一领先就是六个季度。


从全球市场看,安卓仍以79%的份额领跑,iOS占17%,鸿蒙以4%位列第三。

但中国市场的表现已经足够说明问题,这个国产操作系统正在打破双雄争霸的格局,走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的成长路径。

01

爆款产品撑起生态基本盘

鸿蒙系统能走到今天,核心驱动力是华为手机业务的复苏。

IDC最新报告显示,今年第二季度,华为手机出货量高达1250万台,市场份额为18.1%,超过苹果、小米等品牌位居榜首。这直接为鸿蒙系统带来了庞大的用户基础。

华为的Nova系列是鸿蒙最坚实的“销量支柱”。这个主打年轻人群的系列,靠着美学设计和高性价比抓住了核心消费群体。2025年2月,nova13系列冲到中国市场销量第四名,是华为唯一进入前五的机型。

还有像华为Pura X这样的折叠屏手机,用创新的设计吸引了很多消费者。手机卖得好,系统份额自然水涨船高。


但光有手机还不够。鸿蒙系统的野心,从一开始就不只是一个手机系统,它想打通手机、平板、电脑、手表、电视等各种设备

现在,很多华为手机用户也同时拥有华为的平板、手表等其他产品。数据显示,有69%的华为手机用户额外绑定了至少一件其他鸿蒙生态设备。

这种“1+8+N”的全场景体验,让用户一旦进入鸿蒙生态,就更不愿意离开,因为设备之间的协同太方便了。这种粘性,是鸿蒙能够持续压制iOS的一个重要原因。

02

从国民应用到政企场景的全面覆盖

如果说硬件是骨架,那应用生态就是鸿蒙的血肉。操作系统的竞争本质是生态的竞争,没有丰富的应用支持,再流畅的系统也无法留住用户。鸿蒙用短短几年时间,走完了别人十几年的生态建设路。

头部应用的入驻给了用户最直接的信心。今年三月,阿里巴巴一次就宣布旗下闲鱼、飞猪、盒马等11款热门应用启动鸿蒙原生应用开发。

加上之前已经行动的淘宝、高德地图、钉钉等,阿里系的核心应用几乎全部加入了鸿蒙大家庭。

这释放了一个强烈的信号:主流应用厂商已经将鸿蒙视为一个必须布局的重要阵地。


更值得一提的是,今年初,央视新闻客户端也宣布启动鸿蒙原生应用开发。国家级主流媒体的加入,不仅丰富了鸿蒙生态的内容,更给予了巨大的信心支持。

开发者的踊跃参与也让生态有了持续生长的动力。当前,华为已启动10亿元资金的“天工计划”支持AI生态创新,还宣布投入150亿生态发展费用,配备1500PFLOPS开源社区算力和15000人的开发支持团队。

这些投入换来了显著成效:注册开发者数量不断攀升,开源鸿蒙代码行超1.3亿行,支持开源鸿蒙兼容的软硬件产品超1300款。

对开发者来说,鸿蒙的“一次开发,多端部署”特性实实在在降低了成本。而且鸿蒙开发者的收入表现更突出,获得超出预期收入的比例是其他开发者的接近两倍,这种“能赚到钱”的吸引力,让更多开发者愿意加入进来。

03

从“能用”到“好用”的体验

鸿蒙能留住用户、吸引伙伴,最根本的还是技术实力。它不是对现有系统的简单模仿,而是基于万物互联时代的全新架构设计,这种底层创新带来了体验上的代际优势。

分布式架构是鸿蒙最核心的技术标签,它彻底打破了设备之间的“信息孤岛”。

这个概念听起来可能有点技术化,但理解起来很简单,它想让不同的设备,比如手机、平板、电脑、手表甚至汽车,能够像一台设备一样协同工作。这种全场景的智慧体验,是鸿蒙区别于其他系统的关键。


AI能力的深度融入让鸿蒙从“被动响应”变成了“主动服务”。鸿蒙的“小艺任务空间”不再是简单的语音助手,更像一个全能的“项目总管”。

用户说一句“国庆出去旅游”,它能自动串联地图、预订、天气等多个App,生成包含日程、酒店、路线的完整方案;

想要做一份市场研究报告,它20分钟内就能调用数据库查阅资料,生成万字报告甚至直接输出PPT。

这种对复杂任务的拆解和调度能力,彻底改变了传统的人机交互模式。

系统的自主可控性则解决了用户的安全顾虑。此前的操作系统多基于Unix或Linux内核开发,而鸿蒙5之后全面切换为自研内核,去掉了Linux和AOSP安卓开源项目代码,实现了真正的"纯血鸿蒙"。

用户的反馈也在反向推动系统优化。鸿蒙已累计收到超过1000万条用户建议,96%以上都实现了快速闭环。正是这些细节的打磨,让鸿蒙从“能用”变成了“好用”,甚至“爱用”。

总结

鸿蒙崛起,三分天下未来可期

鸿蒙连续六个季度在中国市场超越iOS,这是国产操作系统从技术突破到生态成熟的全面印证。

过去,人们总觉得安卓和iOS的地位不可撼动,但鸿蒙用实践证明,只要找准用户需求、坚持技术创新、搭建开放生态,新的操作系统完全能找到生存和发展的空间。

从Nova系列的年轻用户到政务系统的办公人员,从手机到折叠屏再到智能家居,鸿蒙已经渗透到不同人群、不同场景,形成了有活力的生态闭环。

当然,鸿蒙的征途还远未结束。全球4%的市场份额与安卓、iOS相比仍有差距,但它已经在50多个国家实现商用,分析师预测未来三年全球份额有望突破15%。

华为投入的150亿生态费用、10亿“天工计划”资金,以及不断壮大的开发者队伍,都在为这个目标铺路。

从更宏大的视角看,鸿蒙的成长是中国科技产业协同创新的缩影。它不再是华为的“独角戏”,而是汇聚了硬件厂商、应用开发者、政务机构的“集体冲锋”。

这场持续六个季度的领先,只是一个开始。随着HarmonyOS NEXT的不断完善和海外市场的拓展,全球操作系统“三分天下”的时代或许真的不远了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网站首页 关于我们 联系方式 使用协议 网站留言RSS订阅违规举报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