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环经济赛道加速度,万物新生全链条生态驱动三季度业绩高增长

观潮商业 时间:2025-11-21 发表评论

一份超出市场预期的三季度成绩单背后,国内最大二手消费电子产品交易和服务平台正通过“场景+供应链”双轮驱动,在循环经济赛道跑出加速度。

2025年第三季度,万物新生(爱回收)总收入51.5亿元,non-GAAP经营利润创下1.4亿元的历史新高,线下门店2195家、覆盖298城,多品类回收交易额同比增长95%……一系列数据证明二手行业不仅活得下去,还能活得很好。

多业务线协同增长

今年第三季度,万物新生总收入51.5亿元,同比增长27.1%,延续了高增长态势。从营收构成来看,1P(自营)与3P(平台)业务协同发展,构成了稳固的增长双引擎。

1P业务作为万物新生的营收核心支柱,表现尤为亮眼。三季度,1P产品销售收入达47.3亿元,同比增长28.7%,占总营收比重超91%,凸显了回收端与销售端的全链条布局成效。

在回收端,三季度爱回收官网3C回收订单量同比增长30%,同时京东以旧换新保持高人气,为自营业务提供了稳定且优质的货源。在销售端,爱回收严选、拍拍等零售渠道精准对接C端需求,三季度1PtoC收入同比增长超70%,占比提升至36.4%,进一步优化了1P业务的盈利结构。

即便万物新生的3P平台服务收入占比相对较小,但仍保持稳健增长。三季度,3P服务收入为4.2亿元,同比增长11.6%,主要来自平台的佣金及增值服务、多品类回收业务的交易撮合佣金等。值得关注的是,3P业务作为轻资产模式,其稳步增长不仅丰富了营收来源,也为万物新生增强整体盈利能力提供了助力。

在此形势下,2025年三季度,万物新生non-GAAP与GAAP口径下的利润数据均呈爆发式增长。其中,non-GAAP经营利润达1.4亿元,同比增长34.9%;non-GAAP净利润为1.1亿元,同比增长22.3%。

更为亮眼的是受惠于规模效应释放与运营效率提升,三季度万物新生GAAP下经营利润为1.2亿元,同比增长385.1%;净利润达9082万元,同比增长407.3%。这些数据充分证明了其商业模式的可持续性与盈利转化能力。

在核心3C业务之外,万物新生的多品类回收、B端服务、合规翻新等业务线均取得突破性进展,构建起“核心业务稳固、新业务高速增长”的良好格局。

在多品类回收业务方面,万物新生以箱包、腕表、黄金、名酒、鞋服等品类为突破口,持续精进综合服务能力,推动闲置消费品循环利用。截至三季度末,已有1009家爱回收门店开通多品类回收服务,包括自营店878家和加盟店131家。规模化布局带动交易规模快速增长,当季多品类回收交易额同比增长95%,成为营收增长的重要补充。

万物新生的B端业务生态持续扩容,拍机堂的行业基础设施能力与商家服务能力不断提升。截至三季度末,拍机堂累计注册签约商家数突破137万。庞大的商家网络不仅提升了二手商品的流转效率,交易定价数据还能反向指导前端回收定价,确保回收端的利润空间。

同时,拍拍平台的寄卖模式发展迅速,三季度GMV同比增长180%,为中小二手商家提供了标准化的运营解决方案。此外,随着用户对二手优品接受度的提升,合规翻新产品需求持续旺盛,三季度收入同比增长102%。

线下服务网络也持续加密。截至三季度末,万物新生的线下门店数达2195家,覆盖全国298座城市,上门团队人数达到1962人。密集的线下触点与高效的上门服务让回收服务触手可及,既提升了用户体验,也为货源回收提供了保障。

截至2025年三季度末,万物新生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受限资金、短期投资及第三方支付平台账户余额总计25.4亿元,为业务扩张、技术研发及股东回报提供了坚实基础。

行业红利叠加核心壁垒

万物新生的业绩爆发,离不开全球循环经济发展的时代红利与国内二手市场的快速扩容。当前,全球资源消耗持续攀升,气候变化危机日益加剧,循环经济作为“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闭环模式,已成为各国实现绿色低碳转型的核心抓手。

在国内,政策支持与消费观念转变共同推动二手市场进入规模化发展期。2021年《“十四五”循环经济发展规划》出台,明确提出到2025年资源循环利用产业产值预计达到5万亿元,为二手经济发展提供了政策保障。消费端,随着人均GDP逐年增长,商品保有量持续攀升,闲置物品流转需求日益旺盛,同时年轻人“该省省、该花花”的消费理念逐渐普及,二手交易从补充性消费场景发展为影响社会经济形态的重要力量。

从行业数据来看,国内二手电商市场规模持续快速增长。据网经社发布的《2024年度中国二手电商市场数据报告》,2024年二手电商交易规模达6450.2亿元,同比增长17.56%,2020-2024年CAGR达20%。

其中,二手电子品类因残值率高、标准化程度高,成为二手市场的核心品类。据灼识咨询,2024年销售端规模为4061亿,回收端规模为3026亿。尽管市场规模庞大,但当前二手手机3C的回收渗透率仍较低,2024年按新机保有量计算回收渗透率仅4.3%,按新机出货量计算也仅17.5%,行业增长潜力巨大,为万物新生等龙头企业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在行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万物新生能够实现业绩与盈利的双重突破,关键在于其构建了覆盖回收、处置、销售全链条的核心竞争力,形成了行业壁垒。

在回收端,“多渠道+强协同”保障优质货源。万物新生背靠京东这一战略股东,为其带来了庞大的精准流量。此外,公司还与苹果、华为、荣耀等品牌建立官方合作,2024年从苹果渠道回收的货源贡献了近10亿元的产品收入。

万物新生的线上与线下多渠道布局进一步完善了回收网络。线上通过爱回收APP、微信小程序触达广泛用户;线下门店覆盖核心商圈,提供便捷的回收与以旧换新服务,形成了“线上引流+线下转化”的良性循环。

在处置端,万物新生的“自动化+标准化”提升效率与信任。二手产品的非标化是行业发展的核心痛点,万物新生通过技术研发与标准制定来破解这一难题。公司自主研发的Matrix自动化检测系统已迭代至3.0版本,涵盖“收货-输送-质检-分拣-存储”全流程自动化,通过重构AI图像算法等措施,可使屏幕质检成本降低50%,单台检测时间仅7秒,减少拆机成本约30%。

同时,万物新生建立了涵盖34项核心检测项的质检标准目录,将二手手机划分为最多36个质检等级,精准匹配市场需求与定价策略。此外,2024年,万物新生参与了两项国家标准的制定,进一步强化了行业话语权。

在销售端,“2B+2C”双轮驱动优化盈利结构。万物新生构建了拍机堂(B2B)、拍拍(B2C)、爱回收严选(B2C)的全渠道销售网络,实现了高毛利率与高周转率的平衡。同时,公司还通过抖音、快手等新兴平台拓展销售渠道,以供货或自营直播间形式触达更广泛的消费者。

在生态端,万物新生通过旗下“爱分类”品牌布局低值可回收物领域,构建“点-站-场”三级回收体系,在全国铺设超4万台智能回收机,用户规模已突破2200万。爱分类聚焦纸板、塑料瓶、织物等低值品类,与爱回收的高值回收业务形成场景互补,并通过社区场景的高频互动,为高值回收业务引流,形成了“高频带低频、低值补高值”的生态协同效应。

整体来看,万物新生的差异化优势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京东战略协同带来的精准流量;二是线下渠道的规模与质量;三是全产业链的技术与标准化。

结语

万物新生2025年三季度业绩不仅展现了一家龙头企业的增长韧性,更反映出中国循环经济产业的蓬勃生机。这既得益于行业发展的时代红利,更源于公司多年来在回收、处置、销售全链条的深耕细作与生态布局。

作为循环经济的先锋企业,万物新生的实践不仅为自身创造了商业价值,更推动了闲置资源的循环利用,为绿色低碳发展贡献了企业力量。(图源:新浪财经、万物新生官微)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网站首页 关于我们 联系方式 使用协议 网站留言RSS订阅违规举报 友情链接